多發性硬化女人三十揸拐杖

二十至四十多歲壯年人士若無故視力模糊,半邊身麻痹無力,當心可能是多發性硬化症的早期徵狀。多發性硬化症是可致身體殘障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因每次發病只維持約兩周,之後病情自行緩解,故易被患者忽視。曾有年輕女士延誤十年始確診,每次發病都誤用高劑量類固醇診治,結果導致骨枯,卅歲出頭已要用拐杖走路。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腦內科臨床助理教授陳灌豪指,本港每十萬人有五點五人患多發性硬化症,全港患者約三百多人,成因可能與遺傳基因和病毒感染有關。它是一種慢性及終身疾病,患者免疫系統會攻擊身體各部分的神經線,令腦部、脊椎、視覺等神經線發炎,病徵包括視力模糊、四肢無力、吞嚥及言語困難、大小便失禁、認知能力減退、無法走路等。

多發性硬化症多在二十至四十多歲的壯年發病,影響患者的工作能力。由多發性硬化症國際病友會進行的網上問卷調查,訪問八千六百八十一名來自一百二十五個國家的患者或其親友,其中六成患者有就業,當中六成七因患病影響工作,包括休假三個月或以上、減少工作時數等。餘下無法工作的患者,大部分由於患病導致疲倦、不良於行、認知能力下降等。

月花七千控制病情

廿二歲的鄭小姐今年大學畢業,○八年三月開始視力模糊及出現重影,且有嚴重頭暈,留院個多月,確診患多發性硬化症。她當年停學三個月才康復,豈料一年後再復發,視力變模糊。她現時需每月花七千元購買乙型干擾素自行注射以控制病情,「好擔心僱主知道我有呢個病,仲會唔會請我。」

香港肌健協會組織幹事蘇美英指,不少患者面對龐大藥物開支,因醫管局撒瑪利亞基金申請門檻太高,患者必須能步行一百米,證明病情仍適合以乙型干擾素醫治,「如果仲行得走得,就搵到工作,唔使申請資助買藥啦。」陳灌豪透露,公立醫院的腦內科專家正檢討申請資格,稍後向撒瑪利亞基金提交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