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三原政策扼殺港果欄業

有近百年歷史的油麻地果欄,是本港八成新鮮水果的集散地,亦是各地水果交易的跳板,惟自內地實施進境水果新措施後,已嚴重打擊本港轉口水果生意,就業人手大減六成,連港人亦要捱升價三成的水果。研究本港水果交易市場的學者建議,當局應要求內地授權本港部門設立「水果物流特別處理區」,讓欄商可在港提貨,中港雙方更可在深圳增設保稅區,讓兩地進行水果混箱交易,共同打造成全球最大水果交易平台。

原箱原包裝原植物檢疫證

每日凌晨,油麻地果欄附近的石龍街及窩打老道堆滿一箱箱水果,工人推着手推車,在堆積如山的果箱中忙碌穿梭,欄商則忙着用密底算盤與洽購者議價。九龍果菜同業商會副理事長的欄商張志祥指出,現時果欄的使用空間已達飽和,欄商及工人需盡快將貨物卸下再轉售,「啲水果唔擺得,好快爛,唔快啲賣就會蝕本!」

內地為防止進境水果帶有害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質進境,於○五年七月實施俗稱三原政策的「進境水果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凡進入中國國境包括港澳地區等中轉站水果,應當以集裝箱運輸,按照「原箱原包裝和原植物檢疫證」進境的三原政策,先運返內地,然後再分發,此舉令本港中小型批發商失去過往的轉口角色。

漲價三成 港人捱貴生果

張指出,實施有關措施後,欄商不能以靈活方式選購不同品種貨品,對本港及內地水果貿易商原有的混裝箱交易活動(將來自各地的水果放在同一貨櫃運至指定目的地)造成影響,因本港買家不能在港取貨,需自行往內地批發市場提取拆櫃水果,再轉運回港。生果易腐爛,加上要等候由內地運回港,故此欄商不可如以往一次過將不同產地的水果入櫃,相反要將它們各自分櫃運至目的地。

張直指,此措施令業界生意銳減,「以前全港差唔多有三百幾家欄商,依家只有二百七十家,工人由十萬人跌到依家只有四萬!」張不諱言,其生意滑落五成,人手減半。張又稱,水果價格亦因而漲價近三成,港人要捱貴水果,「由大陸運生果落嚟(香港),要畀百分之十三點五增值稅,仲未計關稅同運費,水果點會唔貴!」

促設水果物流特別處理區

就本港水果交易問題,九龍果菜同業商會早前委託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進行分析。研究所所長薛鳳旋承認,本港水果業受內地三原政策所限,但研究發現政策的條文列明,中央政府官員可往產地就封箱作就地檢查,換言之,港府可向內地請求授權香港有關部門或特許經營單位,在港設立水果物流特別處理區,讓本港販商在區內監察範圍提取供港貨品。

薛提議,本港和深圳亦可在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建港深水果貿易區,以及在深圳平湖市場內增保稅區,讓港深兩地可進行混裝箱交易,共同打造成世界水果交易平台。薛說:「趁住果欄話搬,就好快啲搞,唔好等定咗型先嚟做,到時嘥錢又嘥時間!」

食物及衞生局發言人表示,內地「進境水果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旨在防止進境水果帶有害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質,至於搬遷果欄,當局透過不同途徑與果欄鮮果商及油尖旺區議會商討,待達成共識會盡快落實。食環署發言人則指,會於進口、零售及批發層面抽取水果樣本測試。

圖:甘偉倫/文:徐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