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天堂砸招牌 亡羊補牢嗟何及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湖南籍前乒乓球國手陳佑銘遊港期間,懷疑被導遊強迫購物而發生爭執,不幸心臟病發猝死,醜聞令香港旅業蒙羞,不少內地網民口誅筆伐,狠批這種迹近強盜的行徑,聲稱要抵制香港遊。一粒老鼠屎,足以攪壞一鍋粥,本港黑店宰客不絕如縷,惡名遠揚,令人望而生畏。

一如既往,港府對旅遊業的種種亂象疏於監管,等到出事後才賊過興兵。當局急謀對策,包括加強通報深圳旅行社轉介予本港旅行社接待的旅行團資料,旅遊業議會亦會「放蛇」監察有無旅行團劏客,具體措施最快下周二提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則強調,絕不容許強迫旅客購物的事件發生,當局一定會追究到底,尋找事實真相,又聲稱會與深圳旅遊當局加強聯繫,從源頭打擊旅遊不法事件。

至於如何避免類似事件,劉吳惠蘭強調,旅遊業議會作為監管機構,應加強透過自律和發牌制度監督導遊素質,當局會協助旅遊業議會作出跟進,以保障所有消費者及旅客的權益。

誠然,與內地相關部門加強溝通,防止類似事件發生,乃應有之義,問題是僅僅與內地部門加強溝通,就可以打擊旅遊不法事件嗎?眾所周知,近年來涉及「零團費」、「負團費」的醜聞不斷,從央視記者「放蛇」踢爆本港購物團的騙人招數,到青海旅行團疑因購物「未夠數」,被導遊遺棄於碼頭,再到如今有旅客疑因不甘被宰,最終客死異鄉,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如果靠與內地部門加強溝通,以及靠業界自律就可以解決問題,黑店宰客歪風又怎會愈演愈烈呢?

事實上,港府將規管責任完全推卸給旅遊業界,是極度不負責任的行為。儘管劉吳惠蘭強調可透過發牌制度監督導遊素質,然而諷刺的是,「激死旅客」事件發生至今,連涉事導遊的身份也鬧出多個版本,有人聲稱導遊證遭盜用,有人說是香港導遊將證件借給內地無證黑工,真相至今不明。更有甚者,連旅遊業議會也承認,只有執法部門才有權查驗導遊證的真偽,議會就算派員假扮旅客放蛇,亦難以辨認導遊是否持有效牌照。發牌制度兒戲若此,根本形同虛設,更遑論保障旅客權益了。

歸根究柢,現時不少內地來港旅行團以「零團費」甚至「負團費」作招徠,強迫團員購物成為主要收入來源,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旅發局聲稱,將於內地加強推廣誠信旅遊,呼籲旅客選擇有誠信的旅行社及參加收費合理的旅行團。問題是,消費者憑甚麼判斷收費是否合理?又怎麼知道何謂誠信遊呢?事實上,自○七年央視踢爆本港黑店宰客後,當局曾大力推廣所謂「優質誠信香港遊」,但至今僅佔內地來港旅行團總數一成,效果備受質疑。當局不想辦法加強監管,解決旅遊業存在的種種亂象,一味宣傳所謂誠信遊,不僅本末倒置,更是隔靴搔癢。

古人說︰「知病之所自起,乃能治之。」本港旅遊業亂象叢生,病根明顯在於當局放任自流,將監管責任完全推給業界。若當局繼續坐視不理,本港辛苦建立的「購物天堂」金漆招牌勢必毀於一旦,旅遊業這條苦苦支撐、搖搖欲墜的經濟支柱亦難逃傾頹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