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明年可能會出現另一輪的關廠潮。
從富士康到本田,我們都看到勞工問題愈來愈嚴重。於是,外來投資者不能不提高工資、改善福利,以至在管理制度上有所適應。一方面是市場因素,中國勞動人口增長開始減緩,並瀕臨從穩定到下降的邊緣。供求關係轉變,且中國內部經濟高速擴張,勞動力的供求更逆轉,工資便必然上升,這是誰也改不了的社會趨勢。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還是社會主義政府,不能任由經濟增長的大部分變為企業利潤,為了維護社會大多數人的利益,因此作出各種立法保障勞工權益,且胡錦濤主席更在近一兩年公開要求提高職工收入佔整體經濟的比重,乃現時佔整體經濟不足四成,新興工業化國家在五成以上,發達國家更在六七成。
政府沒有規定要達到哪個比例,但至少要上升至中等收入國家的五成水平才可向國際國內交代。由不足四成升上五成,顯然工資水平(包括最低工資)必然要逐年大幅提升。
港商企業在珠三角地區享受了二十多年不變的低工資,近幾年變了,但還是開頭便已吃不消,大嚷難以經營。市場是公平的,並不單單針對港商,只不過港商不願投資,也不願改善經營,才在困境中陷入愈來愈深。
金融海嘯前,珠三角港商是賺錢的,倒閉的多因在港投機股市基金失敗。金融海嘯後,海外定單變成低價小批量急單,港商便本業轉虧。捱不了二、三年,明年便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