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一場電視辯論騷

曾蔭權邀請余若薇就政改問題進行電視辯論,引起政圈中人議論紛紛,尤其是泛民主派各黨的強烈反應,的確是未辯論先轟動,效應相當明顯,媒體當然高興,有新聞可做也。

政改方案能否通過,端看民意的反應與議會投票的結果,民意走勢與泛民主派內溫和派的取態有密切關聯,曾蔭權單挑余若薇是政府主導的民意工程的重要環節,是經過全盤推敲及深思熟慮的決定,也不能否認這是帶有曾蔭權強烈個人色彩的一項大膽決定。

從周初曾蔭權出席電台節目呼籲公眾聚焦討論政改開始,連日來一浪接一浪,行政會議成員發聲、政務司司長到學校演講、宣傳短片出街,皆見民意工程有序展開。既然三司十二局的主事高官也要落區促銷政改,身為最高領導人的曾蔭權,當然也要有所作為,而且要選難度最高且效應明顯的項目擔綱演出。

公民黨與社民連搞「變相公投」,堅決反對政改,成功分散公眾注意力,政府只能待立法會補選結束,再重新出發。電視辯論新聞一出,確收先聲奪人之效,引起關注,重新聚焦政改討論。未來一個月,過程可能比結果重要,有如當年的「兩太爭位」或「煲呔對袋巾」,產生哄動效應,吸引市民關注政改的訊息。

有趣的是,曾蔭權去信余若薇並且即時得到正面確認之後,泛民陣營即現分化態勢,民主黨表示不滿,認為龍頭地位未獲政府確認;要求參與辯論;社民連批評政府只是搞政治騷,酸溜溜的味道非常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曾蔭權認定「五區公投」運動為反派,意在破壞政改,故只要在辯論中提出理據,打敗反派代言人,就有望爭取更多市民對政改的認同,自己亦成為英雄;退一步而言,也能向中央表白,個人已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