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為宣傳政制改革設計了兩個標誌,一是「行」字刪掉雙人旁中的「人」字,另一是沒有口的「信」字。把「行」字中的「人」字抽出來,是寓意通過政改方案須靠「每個人都有勇氣踏出第一步」;而沒有口的「信」字,則呼籲各方「放下口舌之爭,建立互信,同步向前」。然而,企圖用兩個錯字交功課,連小學生也知道後果是給老師扣分,且被罰寫正字改錯。成人解讀更簡單:字不成字,事不成事,政改不獲通過幾成意料中事。
行字的雙人旁,教人聯想雙人、甚至多人並肩同行,方向一致。把雙人旁的人字抽走,「行」字便失卻平衡,呈隨時倒下之勢;雙人攜手變單打獨鬥,各懷鬼胎,為一己之利出賣眾人之利,致令事情寸步難行。
有信用,講口齒,牙齒當金使,乃我國文化歷來對「信」的解讀。沒有口,何來有齒?更何來有口齒?正值部分市民質疑中央政府不會讓香港舉行「真」普選之際,煲呔曾拿無口「信」字出來,究竟是攞景還是贈興?抑或已掌握甚麼內幕,但不便直言,才用此間接方法公告天下?
政府製作的推廣政改短片,其中一段借跳社交舞男女之口說:「原地踏步,點會有進步?」這短片與胡亂拆字標誌相比,錯得更不堪。社交舞入門就是要懂得「還原基本步」,返回起步點,以同一姿勢再起步,不懂回到起步點即不懂社交舞。是故,以學舞而論,學懂回到起步點,原地踏步,才是進步。而且,短片更清楚示範,只要共舞者願意,不論原地踏步與否,舞一樣可以照跳,人一樣可以繼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