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走出去

昨日說到世博可借上海主辦而翻身,或起碼再上層樓,突破瓶頸,固然是中國的客觀條件有利:既有十三億人口,又是工業大國,故特別合適;更重要的是中國主觀意願,有更高的戰略目標,才肯花上數以千億元巨資申辦世博。

中國通過主辦大型國際活動來促進國家團結,這已經不是秘密,利用京奧和世博這類活動提升國際地位,也是情理之中。中國現時的國情是非常熱衷於走出去,而走出去和以前經常提的「跟國際接軌」不同。「跟國際接軌」一詞有主次之分,那是國際上的一些做法就一定對,也承認是主流。不過,國際一些規矩可以只是由某些大國主導,因為符合其國家利益才如此規範。故此,中國要顧及實情及利益,不能不分青紅皂白,一律照單全收。中國在國際間也是主要參與者,所以中國要參與世界事務,就要走出去,但是否按照所有現時規範行事則一文一議,個別決定。

中國要走出去,需時不少,成本不輕,但搞一個世博會,就可以反客為主,安坐上海,把全世界最頂級尖端的科技和工業發展一網打盡。以七千萬遊客來推算,雖有九成是來自國內,其中可能有大部分是志在到此一遊的觀光旅客,但對他們而言,也自有得着;至於企業界、學界,知識界以至中學生和大學生,更可以借此機會達到走出去的效果。

搞京奧,可能真的是公關成分比較重,相關的也是體育範圍;但世博的範圍既深且廣,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細節,加上展期六個月,對中國走出去的大計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