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管教子女面對重重難題,弱能人士的家長難題更多,更易感挫敗。有照顧中度智障兒子的家長得了抑鬱症,曾想過抱着兒子企跳,經社工輔導後,學懂常備「金句」控制情緒,豁達面對:「幾難湊都好,每個經歷都係寶貴嘅學習機會!」港大去年起舉辦家長情緒管理小組,透過認知行為介入法,協助家長找出「思想陷阱」處理負面情緒,從而面對親子衝突。
現年十八歲的文彥,在歲半時因患腦炎導致後天中度智障。文彥媽媽多年要迎接兒子每天帶來的「新挑戰」,縱然不斷看書及進修照顧培訓班,每次仍因遇上難題感挫敗:「明明教咗好多次,都係將啲嘢亂放入口!飲消毒藥水飲到叫白車、成樽通便粉食晒都試過!成日覺得自己唔識教,好失敗!」她因而患抑鬱症,更曾想過抱着兒子跳樓。
文彥媽媽後經社工轉介參加認知行為介入法的家長情緒管理小組,找出自己常自責、將事情災難化的「思想陷阱」,加以利用「五常法」處理壓力:「有次佢一日賴六次尿,賴到第四次時,我已經忍唔住喊,但我學識常備金句,心諗:『幾難湊都好,每個經歷都係寶貴嘅學習機會!』」現在,其抑鬱症狀有所改善,由原本每日需服八粒安眠藥,減至兩日服兩粒。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成立的中國認知行為治療研習及訓練中心,三年前試將專治抑鬱症的「認知行為介入法」改用於輔導家長情緒,至去年開設共十節的輔導小組,每組由三名輔導員及社工輔導約八名家長,至今已服務百多人。
中心行政總監黃富強表示,小組會先教導家長了解自己的「思想陷阱」,再以「五常法」訂立處理個人情緒的規條,從而學懂放鬆自己,冷靜地解決親子問題。中心曾經分析家長健康狀況,發現他們的健康水平有提升。
他預計,本港家長受文化影響,對子女要求高,情緒管理的服務需求會增長。今年七月尾中心將舉行工作坊,可致電二八五九二○九六查詢。
(一)常留意身體警告訊號
(二)常叫停自己的負面思想
(三)常反問自己(例:如果繼續爭拗下去,會否兩敗俱傷?)
(四)常分散注意力,如離開現場
(五)常備「金句」安慰自己
資料來源: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