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增投票權別有用心

世界銀行日前通過將發達國家的投票權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改革方案,中國在世銀的投票權從百分之二點七七提高到百分之四點四二。輿論一致認為,有關改革肯定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關鍵持份者的地位。

中國過去不斷爭取在世銀或IMF裏更多的投票權,而經過多年來的努力,IMF分別在○六及○八年進行改革,中國的投票權獲得提升,而世銀改革亦終於露出水面。

不過,以現時中國的投票權的層次,如果IMF與世銀是根據各成員國的GDP、貿易開放程度和外匯儲備來分配持股比例和投票權,中國既然作為世界三大經濟體系之一,既然擁有豐盈的GDP及外匯儲備,理應與歐美國家平分秋色擁有話語權。

但事與願違,經歷多次的改革,在IMF下美國有百分之十七投票權,中國不到百分之四;世銀下,美國有約百分之十六投票權,中國則不到百分之五,且低於其他歐洲經濟體;況且集團內的若干重要決策,不一定以投票權作最後定奪,可以是集團間的所謂「共識」以至於某些大國「一言堂」來影響最終決定,百分之五投票權動搖不了大局。

近年來,區域間自行發展合作聯盟,其功能與經濟效益已逐步取代IMF和世銀。中國的話語權,亦已經在持有美國國債和與東亞國家的貨幣互換協定之下建立起來。有關改革,沒有改變在IMF及世銀下歐美向人民幣升值施壓的情況,更可能是拉住中國,叫中國不要另起爐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