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改善空氣污染步伐緩慢,香港空氣污染問題權威、港大公共衞生學院社會醫學系講座教授賀達理,在臨離開香港前炮轟港府的環保政策,指本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是汽車廢氣,但港府卻力推多項基建上馬,令汽車流量不減反增,預計未來五年空氣質素都難有改善。他又批評港府落後於新加坡等地,無決心推行措施減少汽車流量,只懂威脅加車費及電費,要市民付鈔兼付出健康代價。
本港現時約有五十八萬六千部已領牌車輛,較○五年增加近百分之八。賀達理接受訪問指,政府常辯稱本港空氣污染是區域性問題,但任何人一看實質數據,就知道大部分污染物都是來自本地,例如根據環境保護署的空氣質素統計數字,銅鑼灣、中環及旺角路邊空氣監測站,二氧化氮全年水平都接近每立方米一百一十微克,較全年空氣質素指標上限高出近三成;可吸入懸浮粒子水平亦不合格,三個路邊監測站錄得的全年平均值,均高於指標上限的每立方米五十五微克。
賀達理說,內地車輛數量近年平均升幅達兩成,隨着港珠澳大橋等大型基建項目上馬,本港車輛數目勢必增加得更快。他直言本港馬路有太多車,可是政府未能規管排放最多污染物的舊式車輛,當局資助更換歐盟前期及一期柴油商業車計劃成效欠佳,只接獲一萬六千宗申請,僅佔合規格車輛總數兩成七。他認為改善空氣污染與禁煙等公共健康政策,最佳推行辦法就是要立法。
新加坡為改善空氣質素及交通擠塞,十多年前已在市中心引入電子道路收費。賀達理說,電子道路收費計劃在港提出多年,質疑政府根本沒有決心推行,不諱言在環保的道路上「我們已經落後於人」。
政府將於今年中公布空氣質素指標檢討公眾諮詢結果,賀達理批評政府一味威脅市民巴士車費及電費必須加價,才能達到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空氣質素水平。他指出,市民每天都為空氣污染付出健康代價,希望當局加快改善空氣步伐。 記者林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