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樓市患跌不患升

由於民眾和輿論強烈反應,港府終於推出一些平抑樓價的措施,但一公布就被人笑,說是小兒科,不會起到甚麼作用。香港的樓價已猛升三成,冠絕全球,煲呔曾還不出手,真是後知後覺。現在真正有用的是恢復賣地增加土地供應,就算政府不打算這樣做,起碼也要出口術、吹吹風,等市場冷靜一下。

煲呔曾太怕做第二個董建華了,看來他兩任七年將一事無成:政改方案是過不去了,中央期待的二十三條立法也不會有「適合時機」;他要搞的十大工程也已經有部分胎死腹中,例如香港新機場到深圳機場的封閉快速通道基本上無意義了,高鐵還好事多磨。如果功勞沒有,臨尾雖然不「腳痛」,卻鬧出個樓市大跌,那他真的要漂流海外退休,而不是上北京去混個政協副主席了。

三禪也是有樓人士,利益驅使,自然希望樓市升不希望樓市跌,不過有時也能跳出利益怪圈,看遠些。因為住房是社會穩定的基本要素,當年「六七暴動」也與相當多人住的問題未解決有密切關係。如果這一輪樓價過高,致使居住平衡被打破,引發連鎖反應,對香港的破壞不可低估。政府應該迅速制訂一條香港樓市的上限線。

事實上,由於個人利益和體制問題,決定了港府官員對樓市的總體傾向是「患跌不患升」。內地也一樣,雖然鼓吹「三個代表」,實際上政策是向上傾斜,而不是向老百姓傾斜。

早前北京國務院發布了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國十條」。近年來,國務院先後頒布過「國八條」、「國六條」和「國十一條」,都以失敗告終,為甚麼?就是因為不肯像香港般大量建廉租屋,且內地官員除了期望自己的房產升值,還靠高地價支撐財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