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住不起天璽,但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各式各樣的遷徙」,「觀塘的老街坊不見了,灣仔的老街坊不見了,深水埗的老街坊不見了,菜園村的老街坊不見了,很快連米埔的雀鳥也會不見了……」這是一首由年輕人組成的獨立樂隊唱出的歌,正在網上廣傳。
在網絡世界,「八十後」青年為「不見了」的老街坊伸冤;在真實的香港長沙灣,單親媽媽楊女士及其三名子女正在為「被遷徙」受盡苦楚,決定與孩子以「瞓街」方法引起社會關注。
楊女士的故事簡單,也是不少基層市民的故事。她住在順寧道舊樓,與業主只有口頭租約。順寧道成為市建局其中一個重建項目後,業主就千方百計想趕走她,原因當然是錢作怪。按市建局政策,「交吉」單位可獲賠償比連租客的多,為了取得更高賠償額,業主用各種手段逼走租客,如大幅加租,讓租客知難而退,或截水截電,甚至鎖電梯。
楊女士的遭遇比上述還要直接,她在假期回鄉,回來後發現業主換鎖封屋,無家可歸,於是決定與孩子棲身順寧道遊樂場七天。
自從《業主與租客條例》撤銷租管後,法例對業主有利,弱勢租客面對隨時被收樓的情況在重建區最嚴重。市建局當然明白這些問題,比起不管租客的發展商,市建局有給予租客賠償的政策,但出現「時序」的落差:市建局要業主先同意收購,與業主完成買賣後,才處理租客問題。但從楊女士的個案看,當市建局成功收購物業,租客已被遷徙,「租客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