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子濫藥慈母問罪捱拳

單親母愛子情深,昨凌晨見十四歲兒子進入浴室良久未出,杯弓蛇影下以為他匿埋濫藥,一時激動掌摑教訓,兒子有感含冤受屈,涉揮拳誤傷慈母,警方證實並無檢獲違禁品,無人被捕,母子同送院檢驗,兒子對傷及慈母深感懊悔,含淚表示在她出院返家後,會真誠道歉:「媽咪,對唔住。」

該名慈母姓馮(五十三歲),與姓李幼子住柴灣興民邨一單位。據悉,馮的丈夫早年逝世,她獨力撫養一對兒子,長子已搬出,她與幼子相依為命,依靠綜援過活,幼子讀中一,成績中等。

幼子前晚上網打機,玩至昨晨一時許感到疲倦,加上天氣冷,擬沖熱水涼後就寢。但馮見他入浴室四十分鐘未出,因有感近期學生濫藥風氣嚴重,恐幼子誤交損友染惡習,遂拍門查問,見他雙目無神步出,猜疑他匿埋「索K」。幼子多番解釋,但馮婦仍一時激動向子掌摑。

幼子感有冤無路訴,與母爭執,衝動下涉揮拳誤傷母親前額,她報警求助。警員到場,搜查現場證實並無發現可疑藥物,列糾紛處理,母子同送院檢驗。幼子出院後被帶署助查,事後獲准離開,隨即致電阿姨表示欲往醫院探望母親,但因其母快可出院,故他先行返家。

轉變溝通方法 防鴻溝加深

他眼泛淚光表示,自己從沒有染上惡習,相信母親只是關心其前途,才引起今次誤會,而他感到萬分後悔,在母親出院後,會向她道歉,今後將更加孝順她。

香港青年協會親子衝突調解中心單位主任韓曄表示,父母應在子女不同成長階段,轉變溝通方法,尤其當子女踏入青春期後,子女會傾向親近同輩,可能令父母感到子女「收收埋埋」,擔心其誤入歧途。若父母採用管束型態度,子女會將父母的關心看成疲勞轟炸,反而令到雙方鴻溝愈來愈深。

韓提醒家長應在教導子女時盡量控制情緒,至於單親媽媽在管教子女時雖面對困難,但只要找親友傾訴,以及有問題時尋求社工協助,可減少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