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拓郵輪旅業配套不足

港府欲發展郵輪旅遊業,並以成為郵輪旅遊的母港為目標,不過本港目前僅得五艘郵輪以本港為母港,去年抵港的郵輪旅客亦較前年勁跌兩成二。旅遊發展局主席田北俊接受本報訪問表示,發展郵輪業大量配套仍不足,如外國遊客在內地只獲發一次簽證,對於發展一程多站郵輪旅遊是極大障礙。他指,已向內地提出有關問題,並要求放寬郵輪旅客簽證限制。

郵輪旅客急跌22%

旅遊事務署表示,以香港為母港的郵輪只得五艘,包括歌詩達經典號、海洋神話號、精鑽探求號、寶瓶星號和Seabourn Pride。更甚者是,旅發局指本港去年郵輪旅客數字為六十萬五千人次,較○八年下跌足足兩成二。田北俊說,香港必須發展為區域的母港,才能產生經濟效益,而非郵輪旅程其中一個泊港。發展郵輪母港需要大量配套,包括通關與簽證設施、及鄰近港口之間合作等。

他指,在郵輪旅程之中,最理想是每隔二百海里即八至九小時航程,就有一個港口可供停泊。雖然本港鄰近有海南島、廈門、福建及上海等港口,可是歐美遊客仍只獲內地簽發一次性出入境簽證,若旅程涉及多個內地港口,則可能出現歐美旅客「喺上海上咗岸玩,去到廈門就唔可以落船。」對發展一程多站是極大障礙。他希望內地放寬郵輪旅客簽證,例如准許郵輪旅客一次簽證就可到三個港口遊覽,他已透過全國政協向內地提出有關建議。他相信內地支持郵輪碼頭概念,定會注意到問題。

倡效歐洲簡化報關

田北俊本身是郵輪常客,他說郵輪旅遊在歐洲十分流行,羅馬、巴塞隆拿及倫敦都是著名的母港,有時郵輪去到一些人口只有十多萬的小型港口,遊客可上岸參觀,玩到傍晚就返上船繼續行程。由於歐盟簽證手續便利,毋須在每個城市報關,十分方便遊客,希望香港與內地也可合作發展類似的一程多站行程。

旅遊事務署指,國際郵輪包括瑪麗皇后二號、維多利亞皇后號等,今年均會以香港為周轉港,或以本港作為分段旅程的起點或終點。另外,立法會財委會工務小組昨日通過啟德郵輪碼頭大樓五十八億元撥款,撥款申請本月底會交由財委會大會通過,預料郵輪碼頭首個泊位需要到二○一三年才可落成。

■記者林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