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解碼:政治經濟兩個城市

兩岸三地三個主要城市香港、台北和上海,在二十一世紀新時期,中南海大人的關注點乃是上海和台北,不是香港。因為上海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台北是國家統一的需要,而香港嘛,既不長進也跑不了,那就任由孤芳自賞吧。

香港的煲呔曾政府後知後覺,現在大概知道自身政治經濟地位不再,因此急急要和台北上海拉關係,可惜時移位易,於事無補矣。更為尷尬的是,煲呔曾政府宣布構建港台合作新平台,鬍鬚曾更揚言今年內率團訪問台灣,但人家上海卻已出動市長韓正,今天起訪問台灣四日,推廣上海世博並出席由台北及上海兩市舉辦的雙城論壇,兩岸亦會首次以城市層級簽署多項合作備忘錄。

同樣與台灣打交道,但上海香港兩地當家政治識見之高低,反應之快慢,則已顯露無遺矣。本來,即使煲呔曾本人「不方便」親自擔大旗搭建港台關係,起碼也要像上海那樣出動第二把手才合乎層級規格,如今變成硬要鬍鬚曾去出醜了。用人唯親本已不當,但誤大事更不妙也。

正所謂見微知著,以香港當家如此這般的「料子」,要在新時期與上海在經濟金融方面爭一日之長短,即使不計算中央政策向上海傾斜的政治因素,結果亦可預料,香港必輸無疑。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就會明白,為何煲呔曾要在今明兩天,將大半個香港特區政府搬上北京,出席「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為何他硬要率領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律政司司長黃仁龍、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出席他及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在「國家領導人」見證下,在人民大會堂簽署「框架協議」了。

因為,煲呔曾政府自己不思進取,無力為香港經濟發展謀劃長遠,於是只有寄望死抱「粵港合作」,來為香港謀求出路。在煲呔曾看來,如果「框架協議」能夠轉化為具體政策措施,寫進國家「十二五」規劃當中,那就萬事大吉!

也就是說,寄望國家和廣東來打救香港也。

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