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車臣死結 暴力難解

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十五個加盟共和國先後獨立,此乃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組織架構行事:聯盟由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組成,於是還原為十五個獨立主權國。這安排令部分不願脫離蘇聯庇蔭的中亞地區共和國被迫獨立,卻令一些長期爭取脫離俄羅斯人控制的細小共和國好夢成空,包括車臣、韃靼斯坦、達吉斯坦,以及圖瓦等。

這些細小的共和國在蘇聯未成立前,已由俄羅斯統治;蘇聯成立後,地位只是俄羅斯轄下的「自治共和國」之一,未能跟與俄羅斯平起平坐的另外十四個加盟共和國看齊。

俄羅斯首任總統葉利欽不惜出兵鎮壓車臣獨立運動,除上述「法理」依據外,更擔心車臣一旦獨立,便可能觸發其他自治共和國要求獨立的浪潮,導致俄羅斯四分五裂。而且,車臣處於俄羅斯燃油供應要塞,若控制權落在敵對勢力之手,對俄能源安全,以至整體經濟將構成嚴重傷害。

在強弱懸殊及經濟倚賴俄羅斯的情勢下,除車臣外,其他自治共和國早已放棄獨立訴求。但俄羅斯扶植的車臣獨裁統治者卡德羅夫,近年大舉血腥鎮壓異己,卻造成反效果,包括恐怖活動的陣地開始由車臣轉移至鄰近的印古什及一向平靜的達吉斯坦;而且,恐襲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色彩愈來愈濃,似是透過與國際恐怖主義組織掛鈎來爭取生存空間。以暴易暴明顯非解決車臣困境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