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中成藥頻出事 衞署零把關

保濟丸回收事件揭露本港中成藥制度千瘡百孔。現時本港進口的中成藥,原來毋須經衞生署化驗,署方僅審批藥廠提交的化驗報告,而藥廠的衞生環境及藥材貨源等均無人巡查。本報調查更發現,市面上部分獲批註冊的中成藥,竟違反註冊條件,沒有列明製造商名稱、批次編號,有藥物甚至同時出現三個生產地的混亂情況。本港中成藥註冊制度實施已近七年,惟至今仍然潰不成軍,負責把關的衞生署責無旁貸。 李眾勝堂輕便裝保濟丸被驗出含致癌西藥「酚酞」和減肥藥「西布曲明」,其負責人聲稱:「該批號由一間新上線、在內地的第三者製藥廠負責」;而衞生署則相信是原材料受污染所致。然而,該批違規的保濟丸為何能輕易進口本港?署方未有解釋原因。有藥業人士直指是政府監管不力所致。

現時中成藥輸港,只需向衞生署呈交藥物成分、臨床應用及測試報告等資料,署方不會即時進行藥物化驗,至於藥廠的衞生環境、貨源等亦較難查證。現代中醫進修學院副院長李興直言:「我哋都係信政府,但冇理由有問題嘅中藥都照畀藥廠賣。」

對藥廠「講個信字」

李興表示,目前藥廠只需向政府遞交簡單文件就可註冊中成藥,一旦藥物有問題,負責處方的中醫師亦會受牽連,故他已改向有GMP認證的中藥廠洽購藥粉。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亦稱,對藥廠提交的檢測報告,只是「講個信字」。他希望藥廠能自律,而署方亦要加強抽驗藥物,確保安全。

不過,有藥業人士指出,即使藥物標明是本港製造,但真正的「原產地」也值得商榷。為監控中成藥,衞生署早於○三年十二月實施註冊制度,無論藥丸、藥膏或藥油等,舉凡符合中成藥定義,均需註冊。不過,本報日前抽查市面上獲發過渡性註冊的中成藥,竟發現多款產品未有列明生產地、註冊及批次編號等資料,疑違反註冊條件,有藥物更在包裝及產品上,同時出現三個產地,而一款「紅花油」亦名不副實,不含有紅花成分。

其實除中成藥外,本港中藥廠亦缺乏監管。衞生署署長林秉恩日前高調否認藥廠「無王管」,但本報翻查全港三百四十三間「過渡性領牌中成藥製造商」,當中至少一成原來設於住宅大廈,其中三間更以居屋登記。署方直認,不接納藥廠設於住宅單位,至於為何之前會批出該些設於住宅的藥廠,署方未有回應,明顯自打嘴巴。

建議設「中藥Q嘜」

就坊間註冊的中成藥產地不明及成分不符,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直指不能接受,並稱大部分中成藥僅屬過渡性註冊,難以監管藥廠有否依足註冊條件;加上中成藥銷售條例及罰則尚未完全生效,要待整個註冊制度完成,才起規管作用。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創會會長黃伯偉博士則建議,政府可推出「中藥Q嘜」的優質產品制度,鼓勵業界提升產品質素及安全性。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轄下中藥組在審批中成藥註冊申請時,須考慮藥品的安全、品質及成效等因素。申請人須提交組方原則及方解,以闡明處方中各種藥材的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及配伍等,以及分析處方臨床應用成效。同時亦需呈交試驗報告,進行各項試驗的場所,須達到國際標準化組織所訂定的規範。

一支藥油三產地制度如虛設

「單睇包裝以為係馬來西亞出產,完全冇諗過係香港製造。」市民張小姐所指的,正是市面上一款已獲「確認過渡性註冊」的「拳頭油」,其包裝一面寫上「星加坡」,另一面則印有馬來西亞的地址,而說明書上卻列出香港一工業大廈的地址,即同一款藥,有三個「疑似」產地,她批評:「一支藥油三個產地,叫市民點去分辨?」

其實該款「拳頭油」僅屬冰山一角。本報日前抽查市面多款獲「確認過渡性註冊」的中成藥,其中在佐敦一藥房購得的「驅風油」,包裝上印有「星加坡」三字,藥油瓶的招紙則寫上英文「MADE IN HONG KONG」(香港製造),說明書也沒列出產地來源;但另一支已確認註冊的「荳蔻膏」則詳細列出產地、製造商以至地址等資料,可見經同一註冊程序,卻出現不同的審批準則。

紅花油無紅花

除產地混淆不清外,記者在抽查時亦發現,上述的「拳頭油」、「驅風油」以及另一支「紅花油」雖獲確認註冊,但三款中成藥均沒印有批次編號,違反註冊條件,若再發生類似保濟丸含西藥事件,實難以追查貨源及回收。其中「紅花油」更出現名不副實的情況,其成分只有肉桂葉油、丁香油等,雖標明是「紅花油」,卻無紅花成分,可見中成藥註冊實施七年以來,制度仍形同虛設。

衞署反應慢半拍補鑊有前科

李眾勝堂保濟丸含致癌西藥的事件,最初是由新加坡政府揭發,並下令回收,本港衞生署其後才急忙補鑊,跟進調查。其實類似的事件已非單一發生,早在○六年,衞生署下令回收市面上七款含鉛量超標的白鳳丸,亦是收到澳門政府的轉介後才展開行動。

毋須即時化驗

現時本港進口藥物,只需向衞生署提供藥物報告及相關證明,便可在港註冊及銷售,毋須即時化驗。署方僅透過定期抽查零售商、製造商或供應商的藥物樣本,進行藥物監控,但這種做法一直被外界批評監管不足及態度被動。以去年為例,全港數以萬計的藥物中,衞生署只抽查約二千七百個銷售藥物作化驗。

此外,本港藥物監控的另一隱憂,是市面上充斥大量來歷不明的藥物。這些違法藥物大多數來自內地,經陸路偷運到港,本報去年便揭發有中醫師非法售賣含西藥「昔多芬」的受管制藥物;過去亦多次有市民服食未經註冊的壯陽藥後死亡或命危,惜多年來未見衞生署積極堵截藥物監控漏洞。

圖/文:探射燈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