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測記憶一小時辨出癡呆症

【本報訊】諾貝爾得主高錕患上老年癡呆症,喚起公眾對該症關注,惟市民容易混淆早期徵狀及一般健忘,有四十歲中環上班族自覺記性日差,憂慮患老年癡呆症,經評估後證實只是壓力太大,虛驚一場。中文大學心理學系研發的文字記憶學習測試,已獲醫學界廣泛採用,一至兩小時便可評估出早期老年癡呆症,準確度達八成。

中大心理學系教授陳瑞燕指,本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每一百人便有四人患老年癡呆症,部分可早在四十歲發病,及早發現有助延緩病情。

數年前一名六十多歲的成功商人向她求助,稱記憶變差,評估後確定出現早期徵狀,並接受記憶訓練,七至八年後記憶力沒再明顯衰退。然而,該症早期徵狀與一般善忘相似,市民未必察覺,「唔記得鎖匙喺邊可能係健忘,但如果去到唔記得點用鎖匙就已經係中期。」

她指公眾對老人癡呆症評估方法欠認識,曾聽聞不少未經證明的檢查方法,包括量度頭顱骨及瞳孔大小、抽取髓液甚至抽取腦組織等。她自九七年起研發「香港文字記憶學習測試」,測試對象需學習十六組文字三次,並在十分鐘及三十分鐘後覆述,一般長者可記得七成文字,早期老人癡呆症患者則只記得一成,可測出逾八成早期個案。

有閱讀習慣減慢病情

此外,由美國研發的「癡呆症衡量表」則可分辨中期患者,惟因本地長者教育水平及記憶力均比美國長者為差,圖像記憶及手腳協調卻較佳,故美國早年委託中大修訂適合本港的中文版衡量表。上述兩種評估方法已在本港公立醫院廣泛使用。

她又指,有指打麻雀可改善老人癡呆症,惟該學系過往研究未能證實有關效果,若長者有閱讀習慣,則確實對病情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