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高等教育被轟大躍進

年僅二十三歲的中文大學經濟系碩士生兼廣西尖子韋惠瀅,本月中被人發現在宿舍內上吊身亡,大學方面昨日為她舉行追思會,韋惠瀅多名生前好友都形容她為人積極,總是笑容滿臉,對今次慘劇大感不解和痛惜。內地官方傳媒新華社日前亦罕有地發表長達四千五百字的署名文章,以「大躍進」來形容香港高等教育近十年的發展模式,並批評有關方面忽略對內地生的輔導和支援,間接導致接連有內地生因各種問題自殺身亡,對矢言大搞教育產業的港府狠狠地摑了一巴。

中大追思輕生尖子

逾三百名學生和教職員昨晚一身黑衣出席韋惠瀅的追思會,由她就讀的經濟系系主任宋恩榮帶頭致辭,然後是多位與她相識的友好,發言者均盛讚她是笑容甜美、溫柔體貼、好學不倦的學生,對朋友親切熱情,又懂得享受生活,為人積極;致辭聲中,抽泣聲此起彼落。追思會上又播放韋的近照,由旅行、燒烤、打乒乓球到畢業照,總是笑容燦爛,從中亦可窺見她生活多姿多采,完全想不到她會以上吊方式,結束她芳華正茂的人生。

署名呂諾的新華社記者亦借此宗慘劇,日前發表題為「他們為何『看不見春天』?一內地在港大學生輕生事帶來的思考」的文章,引述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主席耿春亞之言,狠批港府希望將香港打造成區內教育樞紐,卻忽視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及品質等方面的培育;當內地生遇到就業、生活及情感問題時,得不到及時疏導,而院校亦缺乏行之有效的支援,針對內地生組織的活動只流於形式,難起作用。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回應指出,在○五年已向每所教資會資助院校提供一筆過五萬元配對補助金,供院校舉辦與推動國際化有關的活動等,包括為非本地生提供迎新活動,協助他們盡快融入新生活。資料顯示,上年度共有八千四百二十多名內地生來港就讀,較對上一年度增加百分之九點二。

團體斥冒進響警號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中央代表李耀基直言,各院校只靠現有教職員兼任教學及輔導的工作,根本不足以為過百名非本地生提供輔導及支援服務。他指,以政府目前投放的資源,根本不足以發展教育產業,發生多名內地生自殺個案更響起了警號,反映院校過於冒進的收生方法有問題。

立法會議員張文光亦說,本港各院校對本地及非本地生的支援及配套措施一向都不足,港生有家人及朋輩協助,內地學生卻是孤立無援,令人質疑教育產業只是流於空泛口號,他認為各大學應有部門專責研究有關內地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