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綿為舊式樓宇常用的建築物料,政府近期提出多項舊樓重建項目及加強樓宇更新大行動,有學者擔心,在清拆及為樓齡超過三十年的樓宇維修時,負責的建築、清潔工人,甚至鄰近居民有機會吸入石綿而患上間皮瘤。學者預計,二○一四至一五年為本港間皮瘤發病的高峰期,將由目前一年約有十人發病,增加一半至每年發病患者多達十五人。
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學院職業及環境健康學部助理教授謝立亞進行的研究顯示,本港一九七六年出現首宗因吸入石綿而患上間皮瘤個案至今,病例每年遞增,至○六年已累積至一百九十九宗。謝表示,本港於七、八十年代大量使用石綿作建築物料,以間皮瘤患病可潛伏長達四十年推算,四、五年後將是間皮瘤發病高峰期。
她指出,清拆及舊樓維修工程期間,對相關的建築維修及清潔工人造成吸入石綿的潛在危機,加上石綿可於空氣中飄浮一段時間,故鄰近居民亦有一定風險。謝認為,目前當局對吸入石綿可引致的危機宣傳不足,加上至今仍未禁止被世衞列為第一級別人類致癌物的溫石綿入口,均增加吸入石綿的風險。
勞工處的資料顯示,就《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獲補償的個案,由○八年六宗增至去年二十宗。當局表示,十分關注涉及石綿的職業安全及健康。環境局表示密切留意溫石綿的入口情況和國際間對溫石綿管制的動向,會因應相關發展檢討管制溫石綿方案,包括是否禁止溫石綿入口。《空氣污染管制條例》規定任何人士進行石綿消減工程前,須以書面方式通知環境保護署及聘請註冊石綿承辦商進行工程。
曾於八十年代從事清潔裝修廢物工作的盧女士,因吸入石綿,○八年確診患惡性間皮瘤。她說,當年對石綿認識不多,工作期間並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結果患病而需將左肺切除。她說,政府對患者的補助金太少,「應做多啲嘢保護工人」,並全數資助病人醫療費用。盧女士直言,「工友因工作唔好彩染病已好慘,政府唔應該令病人及其親友咁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