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空氣質素差,汽車廢氣是導致空氣污染嚴重的「元兇」之一,生產力促進局與小巴業界合作,投資約一千萬元研發在小巴加裝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系統,經改裝的小巴將以電動馬達為主要動力,當電池電力不足時,系統輔以的燃油引擎會為電池沿路充電,新系統可令小巴耗油量減半,每輛小巴年省十四萬元燃油費,也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而每輛小巴的改裝成本為三十萬元,令每部小巴車價合共高達約七、八十萬元;有份參與研發新系統的一家小巴營運商表明,暫無計劃把改裝成本轉嫁乘客。
生產力促進局獲創新科技署撥款,與三間公共小巴營運商合作研發新系統,生促局總裁馮永業表示,會在本月展開研發,將與業界選定一條專線小巴路線作研究測試,在一部專線小巴安裝新系統,期望兩年後完成推出市面。
馮解釋,目前市面上一般混能車以引擎推動,但新系統的特點在於小巴經改裝後,是以電動馬達為主要動力,電池每晚僅需蓄電五小時便可行走一百五十公里。
行走期間,若電池電力不足,車內另輔以一組較小的燃油引擎會發揮作用,為電池沿路充電,令邊行邊充電的小巴足以日行三百、四百公里,待收車後再往維修廠蓄電。
基於新系統以電力為主,燃油為輔的行車模式,耗油量較傳統小巴減一半,也較一般混能車只節省三成燃料的能源效益為高。倘全港六千部公共和私家小巴均安裝此系統,每年的碳排放可減半至八萬二千五百萬噸,即只需種三百五十萬棵樹、面積約為半個港島,便能抵銷有關碳排放。
目前,一部歐盟四期型號小巴車價約四十多萬元,新技術下每部小巴的改裝成本初步估算需額外增加約三十萬元。不過,馮指出,由於新系統可減省一半燃料,若港府為該項目提供資助,預期業界約兩年便回本,無資助下,亦能達致收支平衡。
參與此研發的進智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陳文俊則向政府發炮,批評當局不斷向業界硬銷更換較環保的歐盟四期型號小巴,但成效不彰,反添維修成本,故他希望透過研發該新系統達致環保之餘,又能令業界運作暢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