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港去年有七千名腎病病人,其中三千多人正接受俗稱洗肚的腹膜透析治療,而需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洗血)的病者亦有七百多人。瑪嘉烈醫院○六年引入亞洲首個及唯一的家居洗血服務,至今有卅人受惠,病人可恢復工作,健康狀況亦得以改善。政府計劃本年度在醫院及家居增加九十個洗血名額,賽馬會慈善基金會四月起會分四年,提供一百部洗血機,贊助腎友家居洗血。
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主管兼腎病科專科醫生唐國隆表示,○六年引入家居洗血服務後,病人只需隔晚留家邊睡邊洗血六至八小時,省卻定時返醫院之苦,洗血時間由以往每周十至十五小時,增至廿六至廿八小時,病人的血色素、控制血壓及磷酸及強化心臟功能都有改善,病人日間可重投工作,改善生活質素。
今年增90名額
他說,除現有腎臟基金會資助計劃外,馬會會捐出一百部洗血機,醫管局繼續資助藥水,病友每月僅付約千元水電費。他指出,每年約有百五名洗肚病人因腹膜受損而轉為洗血,政府計劃今年增加九十個洗血名額。
四十二歲沈濤是首個參與家居洗血的腎友,九三年得知腎臟無故萎縮便洗肚,因每四小時洗肚一次而辭去染料廠配色員一職,「連行街都要限定兩三個鐘返到屋企」,六年後因腹膜硬化須每周到醫院洗血兩次,「成日覺攰同面青青。」現隔晚在家洗血六至八小時,可全職做中港司機,「精神咗,比喺醫院洗血時肥咗五公斤,又唔使食降血壓藥。」
卅五歲護士陳嘉敏去年因紅斑狼瘡症影響腎功能,覺得「人腫、氣喘、行少少梯級就(心)跳得好快,重咗廿至三十磅」,還誤把水腫當肥胖。她因曾進行婦科手術而不能洗肚,坦言很喜歡現時的工作,故對往返醫院洗血感到很不開心,「唔想人生目標受治療影響,所以一知道有夜間家居洗血就上堂學。」其他病人平均八周才學懂操作洗血機,她六周便學曉,「拮自己血管係最難嘅心理關口,只要過到就唔難,唔用蠻力就唔會弄損。」明日起可開始在家洗血,寄望工作可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