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露天「賭場」位於深水埗汝州街與石硤尾街交界的一個休憩公園,屬康文署管理,附近店舖林立。該公園日間是長者散步閒聊的地方,但一入夜就變身成賭客樂園,賭到興起時吵鬧之聲不絕,令附近的居民晚晚徹夜難眠。
「每晚都有一班人聚集開賭,又嘈又吵,好怕會影響小朋友休息,我自己每晚都無覺好瞓。」街坊黎先生說,「賭場」近月才「開幕」,通常每晚十時後開檔至夜深,除擾人清夢外,更擔心治安轉差,「最近我住的大廈有警鐘電線被破壞,又有電掣鐵箱被盜去,但唔知同呢班人(賭客)有冇關係。」附近大廈亦有張貼告示指近月有多宗盜竊案發生。
「天文台」把風 通水即四散
這批看似即興聚集的賭客,其實甚有組織性,各個政府部門都被弄得一頭煙。記者多次直擊所見,發現他們每晚平均開設三至四張「賭枱」,分散在公園內不同位置;同時派遣兩至三名「天文台」輪流在公園外把風,一有風吹草動賭客即時四散。難怪居民多次向警方及康文署投訴,兩部門都空手而回。
記者更發現大部分賭客都是南亞裔人,賭場以啤牌為主,玩法類似「三公」或「21點」,由一名疑是「莊家」的男子主持賭局,與多名賭客對賭,其中一地上「賭枱」便放滿多張一百元港幣,估計每鋪注碼由一百元至數百元不等。記者觀察期間,不時有賭客拿出大疊鈔票落注,莊家則多多都受。
有商戶透露,該批賭客白天通常在汝州街一帶等開工,晚上才聚集一起開賭飲酒,高峰時多達四、五十人,近日更由中午賭到晚,不時叫囂喧嘩,附近後巷更成賭場的專用廁所,便溺處處,「佢哋有公廁唔去,貪方便隨處解決,有清潔阿姐更在後巷發現糞便。」據悉,該批賭客原在附近一大廈單位內聚賭,其後被警方搗破,才轉移陣地,過去亦曾因賭款爭執發生毆鬥,驚動警方到場,但大部分賭客已逃之夭夭。
提供南亞裔人空間消遣
當區區議員甄啟榮指出,除上址外,通州街公園亦是另一聚賭重災區,警方應加強巡邏及掃蕩,同時康文署可考慮在公園外加裝大閘。他相信,區內南亞裔人居於舊樓的套房單位,公共空間狹小,加上離鄉別井,故不時在街頭聚集,他建議政府加強溝通,提供適當空間予其消遣,他稍後會將有關問題呈上區議會討論。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該署接到投訴後,上月底開始安排公園護衞員於夜間加強巡邏;警方發言人則表示,本月二十一日凌晨零時許接獲居民報案,警員到有關公園調查,並無發現有人聚賭。有居民坦言,向兩部門投訴仍無法解決聚賭情況,「唔知仲要捱幾耐先可過安寧日子。」
非法賭博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初犯者可判罰款一萬元及監禁三個月,重犯者最高可判罰款三萬元及監禁九個月;而非法經營賭檔人士,則最高可處罰款五百萬元及入獄兩年。
缺社區支援 南亞人賭錢減壓
居港的南亞裔人士,如尼泊爾及印巴籍人士一向被社會忽視,他們在港多從事低下層工作,有協助少數族裔的團體估計,在港的南亞裔人士在工作上欠缺成就感及社區支援,不排除有南亞人在壓力下會聚眾在公園飲酒賭博,但估計只屬少數。
喜於公園聚集傾談
不少南亞裔人士早已在港落地生根,接受香港教育,但由於學習中文有困難,令他們難以融入社區,他們在港多從事飲食、保安、地盤或者勞動性的低收入工作,為節省交通及住屋開支,多選擇聚居元朗、深水埗及葵涌一帶。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團體及社區工作部少數族裔服務隊主管盧啟聰表示,時有聽聞居民不滿南亞裔人士發出噪音滋擾,但飲酒聚賭則極少聽到,他指部分南亞人基於宗教信仰,不會飲酒及賭博,但不排除有人因長期從事低下層工作、收入不多、在欠缺成功感下,或會借飲酒賭錢來減壓。
他又指出,南亞人喜愛在公園聚集傾談,是他們的生活方式,所以建議政府可延長社區中心的開放時間,讓他們多一個聚腳點,從而減少對其他居民的影響。
筆錄注碼 有背景人士操控
公園、屋邨公園及圍村士多等地方都是聚賭的熱門地點,而有組織的聚賭黑點均有專人把風,所以每當警方、房署或康文署要進行掃蕩行動時,各人多早已聞風散去。
房署執法不力
其實現時走到街上,不難發現休憩公園、公共屋邨範圍內的公園都會聚集一班中年、長者在賭錢,賭局形形色色,如十五胡、啤牌甚至是捉棋,一局注碼小則幾元,大則達數百元甚至過千元上落,為避開執法人員,亦會只用筆錄注碼,不直接以現金作下注。
具規模賭檔多由有背景人士操控,並且會有天文台把風,增加執法人員搜證的困難。房署早年亦將在屋邨範圍內聚賭實施扣五分制度,但由於執法不力,少有掃蕩,至今仍未全面取締屋邨內的賭風。
圖/文:探射燈小組、突發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