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醫健:有胃酸倒流易患情緒病

不少人遇壓力時,連帶引發腸胃問題。研究發現,胃酸倒流患者普遍同時出現情緒病症狀,患病風險較沒有胃酸倒流者高三倍。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胃酸倒流與經常焦慮症及抑鬱症等情緒病關係密切,胃酸倒流病發愈頻密,患情緒病機會愈大,呼籲病者服食腸胃藥後病況未有改善,應及早進行情緒診斷及治療。

胃酸倒流是指胃液倒流入食道,導致胃酸湧上心口、喉嚨,或心口感灼熱,甚至口吐酸水。成因包括肥胖、經常吃得太急太飽、飯後即睡等,但亦與情緒和生活壓力有關。

威爾斯親王醫院○八至○九年間一百八十五宗胃酸倒流、胃功能失調等新症個案中,七成七病人每月至少出現胃酸倒流一次或以上;當中分別有六成六及兩成二同時被診斷患經常焦慮症及抑鬱症。

9%常焦慮 兩成半人抑鬱

中文大學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教授胡志遠與香港健康情緒中心共訪問二千零一十一名十五至六十歲男女,一成四有胃酸倒流病,當中百分之四每周約有一次,百分之二點八每周多於一次。推算估計全港約有七十三萬名胃酸倒流患者,病發率在亞洲地區屬偏高。

威院諮詢會診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敦平續稱,胃酸倒流患者中,百分之九同時患經常焦慮症,亦有兩成半人患抑鬱症,對比沒有胃酸倒流者,患情緒病風險分別高三倍及三點四倍;同患兩種情緒病的佔百分之六點一,風險亦高出三倍。若胃酸倒流病發愈頻密,或患者同患胃功能失調,如上腹經常感灼熱及痛楚、吃兩三啖飯便飽等情況,患經常焦慮症的比率更提升至一成四至三成半不等。

威院綜合服務減覆診個案

胡志遠解釋,壓力會導致腦部產生內分泌,影響賀爾蒙失調、大腦血清素失調,亦同時令神經系統敏感度提高,放大腸胃的痛楚。胃酸倒流一般是進食後感胸口灼熱,又酸又苦,病人服藥五日後情況會消減;但同患情緒病或出現胃功能失調的病者,服藥後病情未能改善,且至少需八至十星期治療。威院為胃酸倒流病者同時提供情緒評估綜合服務,令因腸胃病須長期覆診的個案減近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