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郊野公園部署植林本地化

【本報訊】大欖郊野公園元朗大棠一段長約五百米道路,左邊是常綠華南青岡,右邊是楓香,秋天時片片紅葉落下,走在林中有如置身楓葉國,景致無敵。

疏伐先鋒樹免窒礙

漁農自然護理署為改善本港郊外林地生態價值,提升郊外景致吸引力及增加生物多樣性,首次在郊野公園推行植林優化計劃,以本地原生品種樹木替代部分外來的先鋒樹,未來兩個月會砍伐約萬棵外來品種樹,待三至五月雨水天下新苗,期望優質樹木十年可成林。

漁護署高級郊野公園主任魏遠娥解釋,本港戰後到處山頭光禿禿,為保護水土流失,五、六十年代引進大量粗生及快速成長的外來品種樹木,如台灣相思、木麻黃、紅膠木及白千層等作先鋒樹,但因沒進行定期或具規模疏伐,多年來形成了單一樹林,近年更因樹齡老化及樹冠太濃密,窒礙了本土樹種自然繁殖,亦不適合本土動物棲息。

魏遠娥指,以本地原生樹木替代部分外來樹形成混合林,可吸引動物及昆蟲重臨,增加林地的生物多樣性。郊野公園主任林建新博士補充,選種的本地品種樹木會依不同時段四季開花,屆時漫山遍野四時景色不同,花朵固然吸引蝴蝶等昆蟲,果子亦是果子貍、松鼠等動物最佳食糧,為市民提供美麗景致。

疏伐後留出的空地,會因應地理環境、土壤肥沃等因素,重新種植不同本地樹苗,估計需要三至四年樹木成熟,十年內成林。

至於選種的原生品種樹苗則來自漁護署大棠苗圃,有六十多種,包括黧蒴錐、樟樹、水翁、大頭茶、楓香、潤楠屬、余甘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