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思入風雲:肯不肯走出去

香港人口橫向流動受限制有種種原因,昨天本欄分析,香港人一直把一千一百平方公里的地方當作定居點,香港就是刻在心中的身份,香港人當然是居住在香港,這是很自然的。本欄曾引述過去二、三十年的移民數字,當香港回歸後移民數字大減,比當年前途談判開始前更少,平均每年只有約一萬人。

香港人比較少橫向流動,「一國兩制」可能只是一個原因,但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為我們所講的橫向流動不同九七年前移民那一種幾乎連根拔起的移植,而是指把事業發展的範圍擴闊,就好像高雄人到台北上班,南京人到深圳工作一樣。只要把地域擴闊,發展機會自然多。

要把事業發展的空間向北擴展,暫時最大的阻力,除了心中香港人的身份之外,價格也是一個主要問題。因為香港的人工比內地為高,以前改革開放之初,內地中外合資或外資企業不惜以三至五成的溢價以及非常優厚的福利吸引香港行政人員北上,但此情不再,由溢價趨向平價。而沒有多大經驗的年輕人就連香港平價北上的條件可能也沒有,要和內地市場相若水平競爭,香港人工較高,年輕人就不想北上。

看長一點,不在於當前兩三年的絕對值,那北上就可以看成投資。其實近年內地工資水平上升甚快,加上生活成本遠較香港便宜,如果香港競爭能力較強的年輕人可爭取到比內地工資高兩成的溢價,其實已可維持與香港相若的生活水平,所以問題還是肯不肯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