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友社去年從廿五間學校建議的新聞事件選出三十則候選大新聞,在十二月二日至十九日訪問八萬零四百多名來自九十七所中學的學生,投票選出十大新聞,結果「奧巴馬當選總統」、「米高積遜逝世」及「高錕獲諾貝爾獎」榮登三甲,奧巴馬任首位黑人總統更屬第二度獲選,去年排名第三位。
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籌委會發言人陳永健表示,獲選的十大新聞中,五宗涉及包括奧巴馬及陳水扁等代表性人物,不排除學生以「明星效應」作選擇,對背後新聞議題可能認識不深。
05年來首度落榜
不過,在三十則由學生選出的候選新聞中,卻沒有一宗與曾蔭權直接有關。學友社做同類調查多年,曾蔭權在○五年接任特首後,每年均上榜,去年及前年就以施政報告及連任的新聞,分別排名第廿一及二十位,今年卻連三十強也不入。相反,今年城中話題的o靚模熱潮榜上有名,排第十一位就是「o靚模進佔書展」,排二十三位的「王嘉梅援交遇害」,反映該類新聞在中學生心目中的關注度,比起曾蔭權施政及政策更為看重。
有份參與投票的中四學生鄧建江稱,初選時曾建議將「慳電膽事件」列入候選新聞,無奈卻未有入選,認為情況反映中學生不甚關注自身問題,以及對政治政策議題不感興趣。此外,港府力谷的「全城盛事」東亞運動會亦僅排第廿六位,中四生羅詠詩坦言,東亞運一直缺乏宣傳,「如果唔係有咁多廣告及名人呼籲,中學生都唔會留意,加上在非暑假期間舉行,學生參與率很低。」
援交新聞備受關注
參與投票的中四生龍金華則認為,第二十三位的援交問題新聞備受關注,「其實援交於○五年已經開始傳入本港,但港府一直後知後覺,直到發生慘事之後先至去介入,網上一直有大量援交資訊,如果可以安排社工早啲做嘢,可能唔會有咁嘅結果。」
陳永健認為,今次選舉結果反映中學生甚為關注對涉及本地民生及內地國力轉變的新聞,但對更切身的問題,如新學制及教學語言微調政策的重視度較低,建議教育局在推行通識教育時,讓學校有充裕空間制訂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有多方面及獨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