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小兒發熱性痙攣,俗稱「小兒驚風」,通常因為身體受病毒或細菌感染而急劇發熱所致。病發時,徵狀與癲癇症狀相似,一般年輕父母遇上幼兒出現上述的情況,都會顯得不知所措。惟只要護理得宜,通常可完全復原。患者年齡一般是6個月至6歲。病發期間,應保護病童避免因痙攣而跌倒受傷,協助病童降溫,以減輕病情,並安慰病童家長及尋求醫療援助。
檢查有否因痙攣受傷
病童有明顯發熱徵狀,皮膚炙熱泛紅,並可能大量出汗。肌肉痙攣、緊握拳頭,身體呈弓形反張。面部肌肉可能顫抖、眼睛斜視、瞪眼或向上反白。屏息呼吸,面部與頸部充血,及口吐白沫。
在處理方面,首要是贏取病童家人的信任和合作。痙攣通常很快停止,不要用力強行約束病童或放任何東西入他的口中;待痙攣停止後,除去病童身上衣物及被氈,用毛巾或海綿蘸溫水(約30℃-32℃)從頭到腳拭擦病童身體,拭抹時讓少許水點留在皮膚上,有助降低體溫,確保空氣流通,待病童體溫降低後,才穿回單薄鬆身衣服。
然後,應檢查病童身體有否因痙攣而受傷,安慰病童及他的家人。使不省人事的病童側臥,確保氣道不受阻塞,並盡快尋求醫療援助。如欲獲更多資訊,請參閱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出版的《急救證書課程手冊》,查詢課程瀏覽www.stjohn.org.hk或電25308020-24聯絡。
聖約翰救傷會
急救學講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