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蠱惑短訊唔睇都收萬元

無良資訊公司布局向手機用戶「狂發」短訊兼收費,令不少市民無辜「中招」。消費者委員會今年首十一個月,接獲相關服務收費投訴達四百七十宗,研究後發現有隱形資訊公司設蠱惑網站向手機用戶發短訊,標榜「免費註冊」等字眼,又隱藏每個短訊會收費,令用戶誤墮收費陷阱,結果登記變成確認使用服務,自此不停接收「氾濫」的手機短訊。有個案因此一個月內被收費超過萬元,另有不少個案未能聯絡該等「隱形」資訊公司取消服務,眼巴巴看着收費遞增而求助無門。有立法會議員狠批當局監管資訊公司反應遲鈍,直指問題已存在多時,當局大可透過擴展發牌制度條款向電訊公司「施壓」。

聲稱「免費」的網上遊戲包括性格測試、IQ問答遊戲、交友服務等,市民只需登記個人資料包括手機號碼便可。消委會今年首十一個月收到四百七十宗此類流動數據服務的投訴,去年全年則有六百零八宗。

消委會調查後發現該類遊戲由資訊公司發出,以「免費註冊」作招徠,實際附有細項條款,市民一註冊等同確認使用該公司服務,公司可向登記者發出短訊,並收取費用。有公司一小時內發出八十個短訊,每個收取五元;更有兩天內發出七百個,收取約二千一百元費用。

免費註冊中招 取消服務無門

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指免費註冊不等於豁免收費,「消費者可能以為只係畀啲資料佢,但對某啲公司等於確認程序(使用服務)。」她又指資訊公司「蠱惑招」層出不窮,包括向消費者發出短訊,若消費者確認後便不停發短訊收費,有個案因確認交友服務而一個月付一萬元服務費。消委會又指有公司更猖獗,指明接收者若不想收短訊,須回覆拒絕指令,但回覆後發送更多短訊,藉此收更多費用。她又承認,一般消費者須電訊商協助聯絡資訊公司,部分未必成功聯絡,取消服務。

除了要求資訊公司停發短訊外,政府兩年前亦立法,若用戶不想收到商業電子訊息,可在電訊管理局的「拒收訊息登記冊」登記,但叫人下載遊戲的短訊能否登記拒收,電訊局則指不能一概而論,所以手機用戶在「拒收訊息登記冊」登記後,亦未必不會收到該等短訊。

電訊公司代收錢 議員促施壓

消委會則呼籲市民便宜莫貪,收到推銷短訊時勿隨便鍵入任何號碼。電訊公司亦不應堅持收取所有具爭議的短訊收費,才繼續提供流動通話服務,應將通話費及涉資訊公司的短訊費分拆。

立法會議員譚偉豪指,現時本港有數以百計的資訊供應商,大部分屬小型,而透過網上免費註冊遊戲等方法,濫發短訊及收取費用的個案亦不斷增加,他認為當局須正視及監管有關問題。

現時大部分短訊服務,電訊商均外判資訊公司提供,再代收服務費,譚承認負責監管電訊商的電訊局,若要監管資訊公司過於間接,但不等於不能監管,可透過擴展發牌制度條款,向電訊公司「施壓」,要求他們確保資訊公司的服務質素,「或者叫電訊商設立機制,等消費者可以清晰、統一知道點樣拒絕該類短訊服務」。

不過他指曾多次向當局反映,但當局均希望以行內自律形式規管,批評當局反應遲鈍,「好明顯愈來愈多市民中招,佢哋都唔理」。電訊管理局回應一直有留意情況,建議消費者收到該類短訊,要多加留意服務條款及收費。

第一手消息請瀏覽on.cc《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