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疫苗風險無人知 打與不打千萬難

有一首元代散曲描寫妻子為戍邊丈夫寄寒衣時的矛盾心情:「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若將這首曲子改寫一下,便可以反映本港市民對是否注射豬流感疫苗的兩難心情:欲打疫苗擔風險,不打又驚被感染。打與不打間,市民千萬難。

首批五十萬劑豬流感疫苗今日抵港,港府計劃月底開始為五類高危人士優先注射,非高危人士亦可選擇私家醫生自費注射。不過,由於注射疫苗可能出現嚴重副作用,令許多市民對疫苗望而卻步,不知道這一針到底應不應該打。市民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不少地方已發生注射疫苗後癱瘓、流產、以至死亡事件,其中日本死亡二十一宗,美國十宗,內地四宗。台灣近日亦有一名老翁在注射數小時後死亡,雖然死因仍待調查,未必與疫苗有關,但已令疫苗注射計劃蒙上濃濃的陰影。

誠然,任何疫苗都存在副作用,關鍵是副作用的風險有多高,而豬流感疫苗臨床試驗的時間有限,技術上是否成熟,是否還存在目前尚未發現的其他隱患,都令人疑慮重重。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指出,注射疫苗的常見副作用包括頭痛、肌肉痛、針口紅腫等,幼兒會出現發燒、胃口差及不安,而由於豬流感疫苗由雞蛋繁殖,對雞蛋、新黴素或甲醛有嚴重反應者,應避免接種。該學會促請當局向公眾提供多些實驗數據,包括各種副作用,以便市民評估是否接受注射。

令人失望的是,對於豬流感疫苗究竟有哪些副作用、有甚麼後遺症,萬一發生意外將如何處理善後,港府至今沒有任何權威性的說法。事實上,港府明知市民對新疫苗了解甚少,也明白新疫苗的風險較一般流感疫苗為高,所以才會建議市民注射前簽署同意書,但由於當局對同意書的內容至今秘而不宣,更加深市民的不安。有不少人相信,簽署同意書等於簽署「生死狀」,後果自負,萬一有甚麼三長兩短,港府可能推卸所有的責任,因此「生死狀」就變成「免責狀」。

其實,豬流感爆發至今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國際社會對豬流感的認知愈來愈多,而且不少地方已先行注射疫苗,取得寶貴的臨床經驗,這足以為香港提供借鑑。然而,港府至今仍無法向市民提供有關疫苗的實驗數據,甚至連一紙同意書也在故弄玄虛,再一次暴露港府在防疫工作上是如何的被動消極,如何的後知後覺,如何的手忙腳亂。

眼看豬流感疫苗今日就抵港,港府亦計劃在月底開始注射,但有關注射的細節安排卻遲遲未能公布。這就好比主人請客,客人已經到齊了,但主人家卻沒有準備好碗筷,甚至還沒有燒火做飯,這是誠心請客,還是蓄意怠慢呢?

弗備難,難必至。如果港府在倉促之下為市民注射疫苗,必然增加忙中出錯的機會。本港公立醫院醫療事故之多早已臭名遠揚,打錯針、配錯藥不絕於耳,而今次優先接受注射疫苗的市民多達二百萬人,可謂工程浩大,誰敢擔保不會出錯呢?有報道稱,港府訂購的新疫苗並非每劑獨立包裝,注射時需由醫生抽取所需劑量,這就更令人放心不下。怕只怕,市民注射疫苗未能保障生命安全,反而淪為醫療事故的犧牲品。

難怪近半醫護人員表示不接受注射,甚至寧可感染豬流感後打特敏福,也不願在不明不白之下打防疫針。醫務人員尚且擔驚受怕,遑論一般市民,如果大批市民抗拒接種,將造成兩種情況:一是疫苗嚴重浪費,二是豬流感第二波大規模爆發,無論出現哪一種情況,港府都要負最大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