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經常屈曲手肘「煲電話粥」的人,如持續出現手指麻痹、無力或手震,可能已患上「肘隧道症候群」。有骨科專科醫生指出,該症是繼腕管綜合症後本港第二常見的神經壓迫症,不少人把此症誤當成中風徵兆,其實是手肘位置的尺神經受損引起。五十歲以上是此症的高危群,但最年輕患者只有廿餘歲。患者輕則難以完成如扣鈕和拿筷子等動作,重則手部癱瘓,需透過手術和物理治療醫治。
骨科專科醫生翟慶聰解釋,手肘關節有一條尺神經,通過肱骨內上髁後面的溝道(肘隧道)。除手肘位置被直接撞擊可引發急性尺神經發炎外,長期屈曲手肘或以肘關節做倚靠動作、骨折之後生骨刺、受傷後的疤痕等,都有可能壓迫尺神經或令尺神經受損,「屈曲手肘聽電話呢個動作,會將尺神經拉長五至八毫米。」他補充,此症的男性患者比女性多三至八倍,原因可能與男性較多做粗重工作有關。
翟醫生續稱此症初期徵狀是尾指和無名指麻痹和刺痛,肘關節內側痠痛,麻痹更伸延至肩和頸。如持續惡化,手掌虎口位的肌肉會呈現萎縮,最嚴重甚至手部癱瘓。
他稱初期患者可使用護木防止手肘關節屈曲超過九十度,或以護肘保護關節免被撞擊。
手術費3萬 難復原
嚴重患者需接受手術將尺神經減壓和移位,手術費約三萬元。翟醫生強調,手術只能減輕徵狀,不一定能回復百分百的健康。他呼籲市民,平時多做伸展手肘動作,可減低患病機會。
廿四歲的陳小姐(化名)是業餘羽毛球員,自小就每天訓練數小時。由於經常重複拉伸手肘,自去年中起,她感到手肘位置出現無力感,簡單如揸筷子和扣鈕等動作亦難以完成。經翟醫生診斷後,發現她患上肘隧道症候群,需透過手術將受壓的尺神經放鬆,手術後再配合物理治療,病情始見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