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探射燈:攀爬地質公園藏殺機

日前火石洲地質景區發生巨石砸死磯釣迷慘劇,暴露岩石潛藏奪命危機。意外發生後,市民仍未吸取血的教訓。在最多遊人到訪的西貢萬宜水庫東壩岩石群,不少遊人故意跨過石壆走近岩石和懸崖拍照,險象環生,甚至徒手攀爬潛入洞穴,無視石塊滾落或斷裂的危機。保險業及法律界均提醒,遊人漠視警告肆意冒險,一旦出事未必有保障,亦難以向當局追究。

香港地質公園本月初開幕後,糧船灣、橋咀洲等八個景區愈來愈旺。每逢假日,遊人為爭睹這些被評為國家級的自然景觀,攀石涉水亦在所不惜,遊人黃小姐眼見其他到訪市民的種種危險舉動,不禁有感而發,「好多時做遊客的心態就係咁,見到靚景就會不顧危險。」

周日記者前往西貢萬宜水庫東壩觀察,遊人特別多,險象環生的情況亦不斷發生。當天強風凜凜,一群年輕人興之所至在行人路上拍照留念,「唰!唰!」其中一人竟冒險走出石壆外舉機拍照,他站在邊緣位置,腳下是六角岩柱群,稍一「跣腳」便會滾落三、四十米的岩石底部,記者看見也感心寒。

岩石崩裂隨時飛墮

雖然地質公園內多處設有警告牌,提防石塊滾下,但大人細路都一於少理。記者不時見到小孩胡亂在岩石上蹦蹦跳跳;部分成年人亦刻意越過石壆和警戒線,走近六角岩柱群下留影,他們頭上是岩石,腳下是碎石,部分岩柱更缺了一角或現裂痕,隨時有塌石危險。

不過,最叫人觸目驚心的,首推遊人徒手攀爬進入海蝕洞。該洞凹陷於岩石群內,經長年累月的海水拍打及風化而成,現時該洞外圍環水,兩邊盡是峭壁。記者目擊有父母帶同小孩在峭壁上攀爬,驚險萬分;另有女遊人疑「跣腳」要在石邊危坐,幸得男友人扶持;有長者更索性脫掉鞋子,只穿着襪子在石上攀爬。

記者在海蝕洞內短短停留廿多分鐘,至少有廿人爬進洞內,遊人甘冒擦傷甚至跌死遇溺危險,無非想窺看岩石柱底部面貌,但樂極易生悲,誤以為岩石鞏固堅穩,卻忽略岩石風化情況。爬入洞拍照的遊人馬先生坦言:「其實諗真啲,唔應該畀人爬入洞,真係好危險。」

保險公司未必受理

遊人漠視安全警告,萬一發生意外,保險公司也未必受理。香港專業經紀協會公共關係主席任家鑫表示,若意外地點已警示不准進入,遊人因此受傷能否獲意外保險賠償,需視乎保單的條款規定;而一般旅遊保險都列明不保障高風險活動,若旅客犯規在先,隨時不會受到保障。

律師梁永鏗亦說,地質公園是天然場所,意外多是天災造成,「除非找到專家,如地質學家或是工程師等,證實意外地點是當局疏忽造成,才可以考慮控告政府。」不過,他承認能夠成功追討的機會很微。

「地質公園不是維多利亞公園,存在一定的風險,遊人必須有安全意識。」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吳振揚指出,岩石風化會有塌石危機,即使碎石剝落,也易擊傷遊人,故加設石壆原意是作警戒線,提醒遊人不要走近,而園內亦有足夠的警告牌,他理解遊人會樂極忘形,但切忌掉以輕心,他建議漁護署在假日時增派人手巡查,勸喻遊人要遵從安全守則。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署方在多個地質景區設有警告牌,提醒遊人注意安全,切勿攀爬岩石及踐踏受嚴重風化或侵蝕的岩石;署方已為旅遊業界制訂導賞指南及相關守則。發言人重申,市民遊覽時必須遵守安全指引。

強風時節不宜出海賞石

地質公園的岩石動輒有數千年歷史,最遠久更達四億年。岩石長年遭海水侵蝕及冷縮熱脹,加上物理風化現象,隨時有大石滾下。有地質專家指出,部分海線地質景區,如果洲群島、橫洲和赤洲等,岩石風化情況會較嚴重,強風大浪的時節會增加塌石的風險,故每年九月中後,本港東北風強烈,海面常見暗湧,不宜出海賞石;最佳時間是六月至九月吹西南風的日子,「但絕不建議遊人上岸賞石,始終較危險。」

漁護署最快於明年初刊憲,將根據《郊野公園條例》及《海岸公園條例》把在果洲群島、甕缸群島及赤洲等偏遠島嶼,劃定為特別地區或海岸公園,合共面積超過五百公頃。

發言人表示,署方會於周日及假期派員到有關地區巡邏,並強調基於安全考慮,海線地質景點不適合遊人登岸,只宜乘船遊覽,同時可減少遊人對地質遺迹造成壓力和破壞。

人為破壞塗鴉缺德

本港岩石面對的最大危機,並非來自風化現象,而是人為破壞。記者上月底到過西貢萬宜水庫東壩地質景區,當時不少道路仍在鋪設瀝青。惟相隔一個月,部分路面已遭缺德市民塗鴉,甚至用石頭刻上「到此一遊」四個大字,面積達三呎乘六呎,非常礙眼。

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吳振揚坦言,遊人的塗鴉行為是意料中事,預計會陸續有來,「好多人去到一個景點就要刻字,這種習慣就好似癌症一樣擴散,渲染到其他人有樣學樣。」

目前最受破壞地區是長洲和南丫島,幾乎全部奇石都被畫花,普通一個三吋大的噴漆字,起碼要花十五至三十分鐘清刷。該會雖定期到各景區清洗岩石,但他強調,最重要是市民自律及加強教育宣傳。

根據《簡易治罪條例》,市民在岩石上塗鴉屬破壞公物,可被檢控,最高罰款為港幣五百元。

■文:張美琪、王家文/圖:甘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