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保護海產學生飯盒分三色

港人愛吃海鮮,但部分海產因過度捕撈而面臨絕種,有環保團體為讓市民從小培養保育海洋的觀念,推行全港首個「可持續海鮮午餐飯盒計劃」,首階段以小學生為目標,鼓勵小學及其膳食供應商按海鮮選擇指引入餚,避免進食過分捕撈的海產,當中包括不少港人常吃的海鮮如海蝦、墨魚、東星斑等。

世界自然基金會於二○○七年,按本港進口海鮮原產地、捕撈及養殖方法等,訂定《海鮮選擇指引》,將市面上最常見的六十多種海鮮,以紅、黃、綠三色,分為避免食用、想清楚才食用及建議食用等三大類別。

揀海鮮應留意產地

其中綠色「建議」類別海鮮,其捕撈或養殖方法對環境影響較少,漁業管理制度亦較完善,如葡萄牙沙甸魚及中國魷魚等。

黃色「想清楚才食用」類別海鮮,因捕撈或養殖模式未盡完善,故建議購買前要想清楚。但眾多海鮮中,同屬南中國海進口的九肚魚、海蝦及墨魚等港人常吃的海鮮則被列入紅色「避免」類別,即漁業管理不完善,要避免食用。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署理高級教育主任張略思解釋,被列入「避免食用」類別的海鮮,面對過分捕撈或以破壞生態方式捕捉養殖等情況;其次,部分產地漁民欠缺養殖魚排的濾水功能甚至魚群分配知識,長期會導致海產污染,不宜食用,當中海蝦便屬這類。她提醒市民,選擇海鮮時,要留意產地及魚獲管理方法。該會同年與一所中學及供應商合作推行試驗計劃,按指引製可持續海鮮飯盒,剔除避免食用的海鮮,採建議食用類別,如中國的帶子或蜆等,成果顯著。

每月至少一日供應

該會今年六月獲持續發展基金資助百多萬元,舉辦為期兩年的「可持續海鮮午餐飯盒計劃」,邀請十間小學及其膳食供應商參與,料明年陸續有學校完成供應商招標,正式推行,每月至少一日供應環保海鮮飯盒。

不少學校及膳食供應商對計劃表示歡迎,認為製作持續海鮮飯盒既不受成本價格影響,又能向學生及家長推廣環保訊息,一舉兩得。有關《海鮮選擇指引》詳情,可瀏覽http://www.wwf.org.hk/chi/conservation/ seafood/cl.htm查閱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