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據悉有十八位教師涉風化案,其中七位被取消教師資格,換言之,有十一位為人師表者仍在春風化雨。有家長便質疑:教師惹上風化案仍執教鞭,對學生是噩夢。而教育局答覆記者查詢,一味扮「無知」,未能好好指出教師若專業失德,尤其涉及風化案的懲罰除牌,究竟有何準則?
美國教育家巴士卡里雅於《愛和生活》說:教育這個詞是從拉丁文「educare」發展而來的,原意是引導、指導。教育本應該是引導和指導,假如有一桌子山珍海味,教育就是把人們帶領到桌前的過程。然而,教師心懷不軌,利用學生對他的信任,竟對心智未成熟的學生作出不道德的行為,恐怕是任何社會所不能容忍的。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有可能是終生的,其潛移默化更不可低估。是以老朽深感作為教師任重道遠,若然教學連基本的愛心與耐性也欠奉,還要「妖魔化」變成「魔鬼教師」,那確是令人齒冷。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如今,一再出現教師專業失德事件,使人迷惑。師者,何以不傳道而行蠱惑?太多的教師,甚至校長的風化案,畢竟是教育之恥。侯文詠讀《金瓶梅》,有此一問:「當價值不再,一切只剩下欲望時,生命會變成甚麼?」老朽亦不禁感慨:「當傳道授業不再,一切只剩下欲望時,教育會變成甚麼?」
相對於「行蠱惑」的教師,好教師亦毋須陳義過高,吾國教育家夏丏尊兩句話便說得明白:「對學生誠懇,對教務認真。」人生在世,舉措有種種,教師對學生不誠懇而行蠱惑,教育局切不可輕輕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