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香港貧富懸殊日益嚴重,港府被指在現行各項政策中未有顧及貧窮兒童需要,窒礙貧童得到正常及健康發展的機會。兩個團體趁昨日「世界兒童日」發表的調查顯示,低收入或綜援家庭的兒童,為節省醫療開支,患病亦拒絕接受治療;基層學童普遍自信心及自我形象低落。團體批評政府對基層兒童支援不足,亦無資助貧童的醫療計劃,促請政府資助貧童求診及學習,以改善貧童的生活。
社區組織協會調查發現,在受訪約一百名綜援或低收入家庭的兒童中,九成在過去一年雖曾患病,但為節省醫療開支,半數寧願自行服用成藥,而有近一成因輪候公立醫院服務時間過長,及擔心醫療費用昂貴而拒絕治療。近六成表示會到普通科門診或急症室求診,但近七成認為輪候時間太長,近六成指致電預約很困難,兩成則指名額不足。
此外,小童群益會一項有關基層兒童生活需要調查顯示,受訪的八百四十九名家庭收入少於家庭入息中位數的基層兒童中,逾五成認為自己「有時很沒用」;逾四成則「有時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日常基本生活中,一成七表示有食物不足問題;一成四沒有「一日三餐」。學習方面,逾三成表示沒有專用書枱與電子字典,約四分之一曾因沒錢而不參加課外活動。
政府對基層支援不足
社區協會組織幹事施麗珊認為,貧童未能預約普通科門診而被迫到急症室求診,因等候時間長導致延誤醫治,建議政府以醫療券形式資助兒童到私家診所或中醫求診,並建議將牙科保健計劃覆蓋範圍延伸至幼稚園及中學。
小童群益會督導主任黃貴有指出,香港雖是富庶社會,但仍有約廿一萬名十四歲以下的兒童生活在貧窮線中,約佔同齡人口四分之一,批評政府對基層兒童支援不足。他說,現行協助基層兒童參加課外活動的兒童發展基金推行過慢,建議政府應加快推行計劃讓更多基層兒童受惠,並建議另外成立基金資助基層兒童購買電腦、書枱等學習用品,增加他們的學習能力。該會明年一月推行「群益寶庫」計劃,將所收集得的文具及運動用品等捐贈品,分發給有需要兒童,預計有四百名在學兒童受惠。
醫院管理局回應指,會留意普通科門診的服務需求,及市民對有關服務的意見。
食物及衞生局發言人回應指,公立門診收費低廉,低收入家庭可申請減免費用,又指會繼續留意不同年齡的兒童組群,包括低收入家庭及弱勢社群兒童的健康醫療服務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