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思入風雲:服務變產業

所謂六大優勢產業,其中教育和醫療存在最多問題,因為兩者本身是社會服務,其對象是本地香港市民,而兩者都由政府撥款支持,那如何才可以成為一個產業,最惹人爭議,所以一些評論已建議把教育改稱樞紐,而不叫產業。但醫療方面,產業化的過程可能面對更大挑戰,不是改個名稱就可以解決。

醫療比教育難搞,是因為在目前的制度下,大家把外地收生的名額跟本地名額分開,那還可以辯稱外地收生不影響本地學生的就讀機會,因為本地大學生的名額仍然維持在一萬四千五百左右,才不致挑起矛盾。而在一些次要的問題上,例如外地生佔用了本地生的宿位,也引起過一些爭執,這不過尚算是小問題。但醫療服務又如何區隔?

本地醫療服務,是受制於醫生和護士人數的瓶頸。他們提供人手的專業服務,不是用投資和金錢就馬上可以解決,大學招聘教員可以在世界各地聘請講師和教授,但香港的醫療人員,有非常高的保護主義,就算政府肯批地,有私人集團肯投資,醫護人員就是這麼多,當這些私家醫院向內地有錢一族招手,他們也樂意來港就醫。

其實,內地來港看病的病人是佔用了本地的醫療資源,當本地醫療服務仍求過於供,許多公立醫院的病人要輪候長時間進行手術時,私家醫院還要向公立醫院挖角,以應付內地病人,只會令公立醫院的資源更緊絀,這種矛盾,就不只是本地學生和外地學生爭宿位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