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醫療券「滯銷」名存實亡

自推出以來一直備受批評的「長者醫療券試驗計劃」,實施接近一年,使用率僅約有兩成,「銷情」慘淡。最近有長者擬使用醫療券時處處碰壁,包括被醫生以「第一次要畀現金」、「仲未正式參加計劃」等理由推卻,要求長者自行支付全額診金。醫學界人士直指現有醫療券涉及繁複登記程序而令業界卻步,促衞生署簡化程序,免令醫療券名存實亡。

七十二歲的陳婆婆受牙患困擾多時,早前向衞生署查詢區內有參與醫療券計劃的牙科診所資料,獲提供三間診所電話。陳婆婆遂逐一預約,未料連番碰壁,「一間話第一次要畀現金,第二次睇先用得;另一間就話退出咗計劃;最後一間仲抵死,居然話仲未正式參加(計劃),搞到我到依家都未睇到醫生!」陳婆婆不滿醫療券「畀得雞碎咁多錢」,但使用程序繁複,令長者得物無所用。

衞署冇監管 質素參差

記者以市民身份分別向三間牙科診所查詢,其中一間診所職員承認,礙於診所現有上網設施不足,因此建議長者首次求診時以現金支付診金,第二次才使用醫療券,「呢度上網好慢,醫生要返屋企上網登記資料。試過有次幫兩個用醫療券嘅老人家睇症,之後想claim(索回)番啲錢,點知到依家都攞唔番!」另一間牙科診所職員則承認已停止使用醫療券,惟未有解釋原因,最後一間診所職員則直截了當表示現正申請參與計劃,「依家仲未用得」。

「一年得嗰二百幾蚊嘅醫療券用得咁麻煩,簡直嘥晒老人家嘅時間!」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認為,衞生署從未監管已登記醫務所的表現,一直只靠業界自律,令計劃質素未獲保證,建議衞生署以「放蛇」形式檢查參加者質素,嚴重違規者必須在名單中除名;長遠而言,則應盡快為醫療券計劃進行中期檢討。

促實物代替網上登記

醫學會會董馮宜亮直斥計劃關卡重重,令醫生遇上不少困難,「衞生署搞得太複雜,成日要上網登記,唔係個個醫生都有設施同人手搞!」馮指醫療券倘推行得宜,可讓慢性疾病及早獲得治療,但目前情況則難收預期效果。「如果政府可以用實物醫療券代替網上登記,減少上網程序,情況可能好好多!」

對於醫療券計劃被指失敗之指控,衞生署發言人未有正面回應,只重申市民就醫療券的使用有任何意見或投訴,可向該署醫療券組反映。至於醫療服務提供者不能提供預約服務,當中涉及很多原因,發言人坦言難就個別個案評論。

僅23%合資格者使用

「長者醫療券試驗計劃」今年一月一日實施,為期三年。凡年滿七十歲以上的長者,每年可獲五張五十元、合共二百五十元的電子醫療券。當局會於計劃實施後一年進行中期檢討,三年後則作全面檢討。

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本港現時七十歲以上長者人口約有六十六萬;截至十月十二日,共有十五萬合資格長者曾使用醫療券,佔合資格人士約百分之二十三。另外,現有二千三百八十八名服務提供者已登記參加醫療券計劃,但其中一百零四名已退出計劃。

■記者 梅可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