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繁榮指數衝擊既定思維

被「繁榮指數」評為低分的國家,例如新加坡和中國等,應會忿忿不平,質疑指數的計算方法,更可能認為這智庫玩針對,因為她們都是公認的繁榮國家。然而,在智庫Legatum眼中,最繁榮的國家不一定是經濟增長快速、GDP最高,而是那些擁有開心、健康和自由的人民的國家。

我覺得繁榮指數有趣,因為我相信評價一個國家或地方的表現不只在經濟層面,應更闊和更立體。政府應正視報告彰顯的問題,接受指數對我們的衝擊和反思。

按繁榮指數的說法,香港在教育方面低分得很,只排在第三十九位。究竟「教育」這個分類指標評估的內容是甚麼?指數量度的是當地市民能夠完成教育的年數、政府的教育開支,及有何措施邁向優質教育等,但不計算學生的考試分數,因為指數的結論是某地區究竟有多少人能夠完成中學、有多少機會讀大學,與經濟增長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香港的教育局可能大喊:這不公平,香港學生在國際奧林匹克數學屢獲殊榮,香港學生的語文能力也不俗,但這些都不計,怎麼行?

有趣的是,台灣整體排名比香港低,但在民主、教育方面卻比香港高。台灣在教育方面全球排第九名,緊隨幾個北歐國家的優質教育,勝過所有亞洲國家。為何台灣教育比香港和新加坡強?我想,問題不在成績,而在機會:台灣的大學多的是,幾乎想入大學的人都有機會。

繁榮指數報告衝擊我們的既定思維,值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