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思入風雲:施恩市義 收買人心

有人批評居屋計劃不公平,因為是向某一個階層輸送利益。居屋名副其實就是輸送利益,沒有弄虛作假,只不過當年認為這是輔助中下階層的政策,而沒有被視為不公平。

有人認為不公平,這只是觀點角度的問題。甚麼才是公平?向一半人口提供公屋是否公平?向數十萬家庭提供綜合援助是否公平?跨區交通津貼、書簿津貼、老人生果金,哪一樣不是選擇性地向某一階層輸送利益?真的要爭辯,累進稅制又是否很公平?

利益重新分配,是選擇和判斷的問題,沒有必然答案,所以居屋計劃完全是政治決定。

當年推出居屋政策,相信目的就是要向某一階層輸送利益,要為政府博取好名聲。和諧不是共產黨發明的,也不是共產黨的專利。社會的利益對抗太過尖銳,會削弱政府的執政基礎,對此,英國人非常在意,如何令到市民覺得雨露均沾、人人有份,是擴大其執政基礎的不二法門。香港的公屋雖然因為石硤尾一場意外大火而誕生,但往後的發展,卻對創造一個穩定和諧的香港社會居功不小,而居屋更是錦上添花之作。

故此,討論居屋問題除集中在實際供求,也要考慮其政治目的。「香港中產」雖然很難下定義,但大致可劃為完全倚靠自己的一群,對於力有未逮的邊緣中產或準中產,政府還是給予一些「着數」,文雅點是施恩市義,通俗點就是收買人心。既要收買人心,又何來自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