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大道之行:管治水平未見提升

慳電膽事件仍在深化發展,潛在利益衝突的問題揮之不去。政府管治權威再一次受到挑戰,立法會議員打算傳召曾蔭權及相關官員到議會交代事件的來龍去脈,建制派視之為以立法主導牽制行政機關,目的在削弱行政主導的體制。

提升管治水平,由董治時期中段開始,一直是中央對特區政府看得極重的事。政策制訂要有堅實的民意基礎,不可脫離民情;決策要果斷,行政系統在執行政策時要有效率;高級官員,尤其是問責官員的政治判斷與溝通能力以至領導能力等,都應該有所提升,所有上述各種能力的高低,關係到能否駕馭特區複雜的政治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施政報告着墨最少的,恰恰就是管治的部分。教人感到訝異的是,如何改善及發展問責制這一重大議題,竟然付之闕如,隻字不提,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的政治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到公共政策的制訂過程及其執行效率。某種意義上講,環保局處理慳電膽現金券的安排流於草率,有欠周詳考慮,與問責官員的能力不足有關。

雖然施政報告故意忽略問責制的議題,拒絕交代,但公眾的關注沒有下降,還有四個局沒有副局長,一旦有新血加盟政府,問題就會重返輿論的聚焦點。

不難理解的是,高級公務員減薪及職系架構檢討的爭議,非常困擾政府高層。警隊及紀律部隊爭薪酬運動劍指行政會議,要求作出全面檢討的決議,而非簡單的決定。公務員不滿薪酬政策二十年不變,未能反映工作環境的巨變,的確值得政府認真看待。

大量公務員將於五年內外退休,人數高達三萬五千,造成行政系統內的中層骨幹出現斷層,問題非常嚴重,必須有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