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還看今朝:安定繁榮如何兼得?

電台節目裏聽到中產人士為未能置業向曾蔭權喊苦。現時樓市的升勢愈趨愈高,有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對於現時未有置業人士,置業的願望實在遙不可及。

不過,把樓市捧得更高,最後只會跌得更重。九七年樓市升溫,「八萬五」建屋計劃欲為熾熱的樓市降溫,卻遇到亞洲金融風暴,連帶觸發樓市的泡沫爆破,大量負資產人士湧現,市面蕭條持續好幾年,直到○二年出現救市「九招」後才逐漸復甦。樓市周期猶如鐘擺,升得高時意味即將下跌,跌到低位時又會回升,周而復始。

現時估計香港有二百多萬戶家庭,有一半家庭現時已經置業,另一半家庭還未有置業。對市民來說,如果樓市如同過山車一樣大上大落,這絕非一件好事。樓價急升會令未置業的一百萬戶家庭買樓卻步,樓價急跌就令已置業的一百萬戶家庭變負資產。正是升也不行,跌也不行。

但對於地產發展商來說,樓市升跌的影響力很輕微。升時固然加快發展物業和加推單位獲利,跌時尚且可以暫停發展物業和售樓,無痛無癢。所以樓市波動最終得益是誰,樓價大起大跌的元兇又是否呼之欲出?

九七年以來,香港人談多了「安定繁榮」,但這四字當中有弔詭:安定就是經濟平穩,繁榮就是經濟有起有落。要經濟繁榮就不能奢望樓市會安定,除非這安定是政治上的安定,繁榮是經濟上的繁榮。有人說這跟「一國兩制」的解法一樣,政治上要一國,經濟上要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