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每天閱讀多份報紙習慣的讀者,不難發現,每逢國家喜慶大事或某些重要節日,某報都會總動員群起批評中央政府。
近日,某報就有一篇署名文章,批評內地「十一」前夕戒備森嚴,外國人出入困難,內地人要進入北京市內也比以往艱難。這位朋友最後得出一個質疑:「十一」是人人開懷、舉國歡騰的節日,但怎麼變成門禁森嚴,如臨大敵似的?
我想,這位朋友應該未有親身到訪內地,體驗一下「十一」前後的氣氛,以致得出以上結論。我在北京見到市內居民,都是掛着一片笑臉,縱然遇着交通管制或戒嚴,也是從容自在。更湊巧的是碰着中秋節假期,內地一連八天的長假期,消費異常強勁。「十一」當日,掌聲、歡呼聲更是此起彼落。要是見不到這方面的歡愉氣氛而下定論,這不是很可惜嗎?
每一個國家都有合乎該國國情的入境檢查措施。美國每年七月四日獨立日,都會把國家的警戒級別提高。這行為背後,不正是以防國家在重要時刻受到不必要的干擾嗎?美國和英國,無時無刻都在亮着安全警戒級別的訊號燈,入境者進入兩國境內要打手指模及嚴格審查程序。這行為背後,不正是懷疑所有入境者,無論是公民還是旅客,都可能是破壞國家安全的嫌疑恐怖分子嗎?
「十一」前夕的森嚴防衞,那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需要,全國市民亦願意積極配合,不前往市中心及選擇留在家中看「十一」慶典直播,也要成全十三億人民共同欣賞完美慶典表演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