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工廈轉型之疑惑

去年一月,超過一百位藝術家參與「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劃」,開放分布於七幢工廠大廈的三十四個藝術工作室,吸引逾六千人參觀。本年一月,「伙炭」開放計劃更鼎盛,參與的藝術家超過一百七十人,開放位於十三幢工廈、五十個藝術工作室,逾八千人到訪。

那個一月的周末,火炭人頭湧湧,非常壯觀,連民政局常秘也到場參觀。有些年輕人竟與家長同來,看來香港家庭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已少了抗拒。

火炭工業區成為藝術工作室,從沒有政策支持,現今已有超過二百位藝術家建立數十所個人或聯合工作室,亦自然生成一個充滿活力的藝術社群,取名為「伙炭」。其年度開放計劃,是窺視香港藝術生態及觀賞年輕藝術家作品的好機會。

除了火炭,其他工業區如觀塘、葵涌的工廈,也陸續有文化創意單位進駐,有錄音室、排練室及小型展覽設施和音樂工作室等。

最近,政府建議倣效外國,讓文化創意產業結合「半死不活」的工廠大廈,讓香港有更多的「北京798」。可是,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補地價。補地價?現時的工廈補地價政策不合理,政府正在考慮降低「轉用途」的收費。

可是,我未曾聽說過火炭的藝術工作室要補地價。有了新政策,工廈的業主如何面對「轉用途」的疑惑?如果地政總署發現業主沒有補地價但早已租給文化界,該如何處理?我摸不透當中的操作,我只希望新政策不要影響既有的文化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