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建國大業》成為現時最熱門的活動,不少團體包場觀看,盛情難卻,只有一看再看!
之前本欄曾評論過這片,再看之後仍然維持之前的觀點、個人喜好,覺得十年前的《開國大典》較佳,因為此種題材一拍再拍之後,難免重複,雖然《建國大業》手法上搞了點新意思,但還是難言突破。
不過,重看此片時,還是留意到一個劇中要點,就是政治之現實。
一九四八年中,中共已有信心解決國民黨,在此關鍵時刻,希望拉攏中間派和民主黨派人士助陣,特別安排在哈爾濱召開政協會議,撬蔣介石的牆腳,也可提高共產黨聲勢。
當時國共的形勢對比,共產黨已佔優,但那些民主派人士,仍然是隔岸觀火,不肯下注。民盟的張瀾固然稱病不肯北上,民革的李濟深也找來諸多藉口,留在香港不動,甚至連宋慶齡也婉拒赴會,大家都只在旁邊看熱鬧,不肯把注押在共產黨身上。
毛澤東也識趣,明知不徹底解決國民黨那幾支王牌隊伍,那些中間力量不會靠過來,結果是先打仗、後協商,先解決了東北的衞立煌,傅作義就乖乖投降,到淮海戰役解決了杜聿明,那些所謂中間派和民主派的政客名士就紛紛響應。到哈爾濱,大家都視為畏途,到北京,就絡繹不絕了!
看風使U,是人之常情,但看着共產黨浴血死拚,事成之後又想坐享其成,平分天下,那未免太過天真,到了反右,就一清二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