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硬件才夠威

上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粵劇連同約二十個中國項目,如福建南音、書法和端午節等,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香港應引以為榮,因為香港是粵劇在過去六十多年得以承傳和發展的地方,但港府之後又如何體現粵劇是香港的「文化之寶」?

早前汪阿姐和粵劇界為了新光戲院的續約而奔波煩惱,到最後關頭才成功,阿姐更為了找不到合適的粵劇培訓基地而氣憤,在公開場合批評曾蔭權:為何粵劇界要爭取一個永久場地也這麼困難?政府說,西九文化區落成後便有戲曲中心。不過,在我們期待新場地落成時,粵劇演出不能中斷,政府有怎樣的策略讓年輕觀眾愛粵劇?觀眾老化對粵劇發展帶來怎樣的危機?

另一方面,政府投資西九文化基建二百一十六億元,卻對藝團的撥款作出削減,款項「年年清」,未能預留發展資源。政府對致力本地藝術發展的香港藝術發展局也未有增撥資源,對藝術教育的改革缺乏承擔,康文署的博物館人流繼續稀疏,香港藝術節繼續精英化,每年只賣約十一萬張門票(即只有四至五萬位觀眾),不敢開拓。

粵劇的推廣、文化藝術工作者的培育、觀眾的拓展,都是「文化軟件」。但香港一向硬件主導,大家見到「磚頭」才認為是「發展」,香港的「十一」花車歌頌國金二期,反映的就是「硬件才夠威」的意識。

若文化軟件仍原地踏步,甚至變相萎縮,政策又未能更新,但西九已起動了,那會是怎樣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