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東涌遷圖書館罔顧需求

東涌經過多年的發展,社區設施依然匱乏,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竟以資源有限為由,決定「一館換一館」。東涌分區圖書館明年落成之日,便是現有東涌公共圖書館閉館之時,三萬多名逸東邨居民將失去邨內一項重要社區設施。區議員坦言倘當局漠視居民訴求,不排除透過遊行等抗議方式表達不滿。

位於逸東邨的東涌公共圖書館於○四年啟用,內設成人與兒童圖書館、報刊閱覽室以及活動室等,每日平均使用人次逾一千四百。但當東涌市中心綜合大樓落成後,東涌公共圖書館將會隨之而消失。

居民或發起遊行抗爭

「民政局有人問我(公共圖書館)幾時可以執(笠),我答佢幾時都冇得傾!呢度成三萬幾人,好多都係低收入家庭,冇可能為咗借幾本書要特登搭兩程巴士來回!」離島區議員鄧家彪指新圖書館與逸東邨相距甚遠,將對居民與學生帶來極大不便,要求當局重新考慮撤館方案,倘當局一意孤行,不排除發起簽名甚至遊行等行動表達不滿。

事實上,東涌公共圖書館平日人流甚廣,就記者所見,館內電腦設施長期有小童輪候,推廣活動室內更有多名家長代鄰居輔導小童功課。在逸東邨長大的穎琪與穎妍,兩姊妹每逢假日便會前往圖書館看書,得悉圖書館將要搬走後,妹妹穎妍顯得憂心忡忡,「媽媽話第日要搭車就唔可以借書,咁以後會唔會冇書睇㗎?」

「表面上好似將個圖書館放喺市區、照顧晒所有人咁,其實就係人多蝦人少!」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委員張國柱認為,分區圖書館的新選址未能切合居民實際需要,建議將現址改為社會企業式圖書館,由康文署負責提供場地及撥款、交自願團體營運,以保障居民利益。

學者指影響閱讀風氣

浸會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李建賢質疑,上述遷館安排不但影響閱讀風氣,或因資源過分集中於市中心而出現不公平現象,「啲居民當年去逸東邨做開荒牛,依家政府就將啲設施擺晒喺市中心咁遠,對佢哋好唔公平!」李認為政府規劃新市鎮除視乎人口,亦需留意收入分布,如效法英國,在低收入人口集中地興建較多康樂設施及道路,推動當區經濟及提供就業機會。

對於被指罔顧居民需求的指摘,康文署發言人未有正面回應,只解釋礙於資源所限,不能為該區設置兩個圖書館。現有圖書館日後被分區圖書館取代後,當局會於逸東邨設立流動圖書館服務站,繼續為居民提供服務。

■記者 梅可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