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創意十月

踏入十月份,是施政報告月,又到了特首交成績表和前瞻未來的時間。今年十月,同時也是「創意十月」。

「創意十月」只是包裝,是民政局精選的二百項音樂、戲劇等演藝活動,並非全新節目。「創意十月」是虛的,但我相信這包裝是為營造社會的創意氛圍,因為「創意」大有機會是施政報告的重點內容之一。在六大優勢產業的發展中,文化創意產業已有一定基礎,較其他產業如醫療、環保等容易推動。

施政報告還有兩星期才出台,但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創意香港」辦公室開張後,促進創意產業的新資源早已落實。近來,文化及創意產業界對突如其來的新基金和計劃感到有點慌亂,因為能取得資源的必須是「有始有終」的計劃,而且政府要求「看得見」成果,與此同時,申請單位要高度問責,如此在一夜之間要提升行政能力,實在有點吃不消。

最新的基金是由數碼港成立的「創意微型基金」,第一期資源準備資助五個具發展潛力的數碼娛樂項目各十萬元。申請者在填寫計劃書和幸運地通過評審後,要每星期向基金會報告進度,花的行政時間真不少。其他基金包括:供中小型製作申請的電影發展基金,資助有利創意產業發展項目的「創意智優計劃」等,也是申請程序繁複的短期計劃資助。

期望「創意十月」除了務虛、除了計劃資助,更重要的是施政報告能正視根源,勾勒長遠、踏實、能實踐的創意人才培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