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房協帶頭加租搵10萬人填氹

本港經濟尚未復甦,市民仍面對裁員減薪之苦時,加風卻正悄悄刮起,其中作為公營機構的房屋協會因金融海嘯導致投資失利令財政首度「見紅」,竟密謀於明年調整轄下廿個出租屋邨租戶的租金,平均加幅約百分之二至三,把財政壓力轉嫁至三萬租戶近十萬名市民身上。房協互委會大聯盟及立法會議員均炮轟房協的加租計劃不負責任,批評房協只顧自己財政,向租戶開刀,是忽略了市民的生活壓力。

消息人士透露,房協過去一直以自負盈虧方式管理出租屋邨,即使在過去多次經濟逆轉時期,也未嘗出現赤字,但在金融海嘯衝擊下,房協截至今年三月為止,雖然營運仍有盈餘一億七千多萬元,但當計入投資帳目後,卻轉盈為虧,首度「見紅」。

房協目前管理一百六十四億元的投資資產,但上年度整體投資虧損達百分之十點八九,其中股票投資虧損更高達百分之四十五點一;固定收入投資虧損百分之三點二六,結果令投資虧損總額合共達十九億八千七百多萬元,即使計入一億多元營運盈餘,上年度依然錄得赤字十八億一千五百九十萬元(見表)。

聲稱投放資源翻新屋邨

消息人士又稱,由於不少出租屋邨樓齡逾四十年,房協須投放大量資源改善設施,包括安裝升降機、更換電線、設置安全及保安系統、優化公用地方及加設園林休憩區等,房協又須再撥十二億元,在未來五年繼續進行屋邨翻新工程,令房協財政大受壓力,因此遂有加租的計劃。

其實,房協過去曾多次考慮加租,去年更曾計劃加租百分之五,結果因當時經濟環境不佳,執行委員會最後決定繼續凍租,是連續十三年凍結租金。消息人士說,由於房協出現財赤,將難以繼續補貼租戶,又認為逐步微調租金,每月加租十多二十元,總較一次過大幅加租一成,較易令居民接受。不過,消息人士也承認房協的加租要配合房屋委員會的公屋租金檢討,故難以評估最終結果。

經濟未復甦 打工仔更苦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成員李華明批評房協因投資失利,而向出租單位租戶「開刀」計劃加租的做法不負責任。他指,目前本港經濟仍未復甦,打工仔仍面對減薪壓力,房協不應只顧自己財政,忽視租戶的壓力,他建議房協應透過節流減少屋邨開支,不應倉促加租。

至於可能身受其苦的租戶也普遍反對加租,認為房協不應因自身的投資失利,而把負擔轉嫁至居民身上。房協互委會大聯盟成員鄭志成表明強烈反對房協加租,指此舉會增加居民負擔,特別是一些租住租金較高的乙類屋邨的居民的壓力會更大,更擔心房協會掀起加風,令市民遭殃。

■記者譚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