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探射燈:規範麻辣火鍋保障食家

踏入秋冬時節,又是打邊爐旺季。近年愈來愈多港人嗜食麻辣火鍋,貪其湯底放滿辣椒、八角,單看賣相已感刺激兼過癮,但其所使用的湯底材料和麻辣程度一直欠缺統一標準。內地商議經年的《火鍋底料國家標準》近日終進入審批階段,有望於今年底出台,正式將火鍋湯底的用料納入規範,並對湯底的辛辣程度作評級,除有助業界發展,亦能保障食客健康。本港飲食界歡迎有關標準,認為可令火鍋的質素更有保證,更能迎合港人口味。

「我好鍾意食麻辣火鍋,愈麻辣、愈過癮,但每間火鍋店放嘅花椒子同辣椒數量都唔同,有時食到湯底唔夠麻辣就會好失望。」自喻為麻辣火鍋「超級粉絲」的許小姐說,相比起內地火鍋店,本港麻辣火鍋的程度只算「低級」,「食落口都唔覺得麻。」她坦言,前年到過四川旅遊,才感受到真正麻辣火鍋的「威力」,「食到個口都無晒知覺,好刺激!」

禁用致癌物質蘇丹紅

內地四川成都、重慶等地向來以麻辣火鍋聞名,而鄰近本港的深圳、廣州近年亦有多間標榜麻辣火鍋的食肆開業,可見火鍋行業在內地正火速發展。有見及此,由國家農副加工產品及調味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下稱檢驗中心)起草的《火鍋底料國家標準》,去年五月開始諮詢業界,商議逾年後日前更交由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審批,最快可於今年底前對火鍋湯底的材料和麻辣評級作出規範。

由重慶市技術監督局主導的《火鍋底料國家標準》,已經通過內地四十多名專家審查。按標準初步規定,麻辣火鍋湯底材料需以動植物油脂、食鹽、豆瓣、辣椒、花椒等香料炒製或熬製而成,並禁用取代牛脂肪的工業用料石蠟和致癌物質蘇丹紅,同時亦加強對各材料的殘餘農藥檢測,保障消費者的健康。

僅憑廚師口感無準則

由於過往食肆對麻辣火鍋沒統一標準,以致湯底的麻辣程度差異甚大,僅憑廚師調味時的口感而定。由於現時國際上將辣度分為十五級,但麻度卻仍未有等級分別,因此檢驗中心正與內地的大學合作,研究麻度與感官的關係,再根據湯底訂出微麻、中麻、高麻等評級,讓食客能清楚分辨。若研究成功,評級制將率先於重慶推行。

對於湯底標準快將出台,香港的小肥牛火鍋專門店總經理陳立平認為,內地以至本港均對麻辣火鍋的湯底欠缺基本準則,其店也是參考四川的做法,再經改良以配合港人口味,「可以話唔係最正宗。」他認為,今次內地制訂湯底標準,有助提高麻辣火鍋的地位,尤其麻辣程度的評級,「如列明各麻辣級別所使用嘅材料,就能更準確符合不同食客嘅口味。」

名廚周中亦贊同內地訂立火鍋湯底標準,他指出近年愈來愈多港人嗜食麻辣火鍋,甚至有年輕化趨勢,「我自己都好鍾意食。」但他認為,本港甚少有正宗四川風味的麻辣火鍋,希望標準化後本港食肆能夠跟隨,屆時本地食客便有口福;同時,食客亦可自行衡量接受麻辣的程度,「未必每個人都能接受四川勁辣程度,若分不同等級,香港人更容易接受。」

打邊爐避免多肉少菜

皮蛋芫荽、番茄豬骨、豆腐魚湯,林林總總的湯底推陳出新,令火鍋飲食文化愈來愈受歡迎。不過中、西醫均提醒市民,應避免多肉少菜的火鍋模式,吃麻辣火鍋亦要量力而為,才不致病從口入。

適量食辣促進新陳代謝

香港大學食物營養系副教授李子誠指,不少港人打邊爐時,都偏愛進食大量肉類和內臟,惟過量進食會引致吸取過多的蛋白質、膽固醇和飽和脂肪,加重肝臟和腎臟的負荷。李補充,只要適量進食,市民亦毋須擔心,「一個月一次都可以接受,而且適量食辣仲可以促進新陳代謝。」

「食辣係要睇個人體質同天氣,如果食得啱,對身體係好。」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解釋,適當吃辣有助發汗解表,對夏天出汗少、濕氣重的人特別有效,因為辣椒帶刺激性,進食後能令人提升火氣,消除疲勞。不過若胡亂或進食過量,過度刺激會傷及脾胃,如發現進食後致口氣、胃痛,就應加倍留意,否則可令肝、胃受損。

反覆烹調「老油」是寶?

爭議甚大的「火鍋老油」問題,在今次的標準中沒有規範。重慶火鍋協會會長何永智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指,麻辣火鍋的湯底要不斷反覆烹調,煮得愈久愈見麻辣,認為老油是傳統工藝的一部分。

雖然新標準下沒有規範「老油」,但卻以油的酸度作為檢測標準。重慶火鍋協會指,油的酸度能反映油脂的精煉程度和品質的好壞。如食用油經多次反覆使用,又或者在儲存時出現氧化,油的酸度便會提高,故今次新訂定的湯底標準中,規定油的酸度不能高於三點五,如超出這標準,即表示油已經開始變質,不應再用。協會又認為,為老油訂出標準,日後食客便可自行選擇湯底是採用一次性材料,或是老油材料,可以吃得更放心。

「隔渣翻用」存致癌風險

傳染科醫生表示,火鍋湯底多次重用下,會遺留食物釋出的毒素,如農藥、黃霉素等,雖然辣椒有一定殺菌作用,但亦要濃度很高才有效,所以「隔渣翻用」的麻辣火鍋湯底既不合衞生,更有致癌風險。

■圖/文:探射燈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