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還看今朝:是優化還是轉型?

自今年四月經濟機遇委員會提出發展「六大優勢產業」後,坊間卻對此大吹冷風。近日,特首說今年十月的施政報告將不會派糖,重點推動六大優勢產業和知識型經濟,協助香港經濟轉型,但有坊間人士說,過去政府一直未有為拓展知識型經濟制訂政策、鼓勵業界,知識型經濟基礎欠奉,今日亦不可能單靠一兩句口號和承諾就可以一下子為香港經濟轉型。

檢測和認證、醫療服務、創新科技、文化及創意產業、環保產業以及教育服務六大優勢產業,沒錯,都須以知識為基礎,但也屬於以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如何把這些行業提升到強調知識、版權和創意,以知識創富的第四產業,正是政府在經濟轉型上的一大考驗。

有人問,六大優勢產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多大比重,至今政府未有為坊間釋疑。過去數據顯示,香港知識型行業佔香港GDP的比重,一九九八至二○○三年在百分之十八點二至百分之二十點四之間起伏,○三年才只百分之十九點九,相較美國等發達國家逾百分之五十的比重,香港落後甚遠。知識型行業的份額尚且如此,六大優勢產業的情況更可預期堪虞之至。更令人懷疑,所謂「優勢」,是否有人自我感覺良好的說話?

本地民生仍未徹底從金融海嘯中恢復過來,六大優勢產業又能否敲上民生問題的鼓邊?最怕是政府為迎合市民的口味,調整六大優勢產業為香港「經濟轉型」的方向,讓香港繼續在第三產業中兜兜轉轉,甚麼知識型經濟、經濟轉型都是假,優化第三產業才是真。